看完大長公主,又去了萬年縣公這樣比晉國大長公主年紀更大的人家中。萬年縣公與長公縣公兩個,都是宗室的吉祥物,德高望重,卻又不管朝廷上的事,只在與姓桓的沾邊的事情上跟皇帝磨牙。桓嶷也打算與他們打好關係。
這兩位與晉國大長公主又有所不同,晉國大長公主自己地位高,丈夫有本事,兒孫們的前程也都安排得差不多了。兩位縣公子孫比大長公主為多,即便是宗室也不能保證人人都富貴驕人。
桓嶷深明其理,到了這兩家,皆挑選了他們幾個兒孫或給爵位、或給散官。且將這兩個活牌坊拉到自己一邊站隊,以後肯定有用到的時候,先拉了再說。
接著,又要去陸皇后的娘家。
陸皇后趕緊勸住了:“三郎還沒有去梁府看過,怎麼能先到陸家呢?”
如果說桓嶷有什麼難解心結,當數自己的外家連三輩都查不清。陸皇后尊敬梁氏,桓嶷的心裡就熨帖,笑道:“誰先誰後,有什麼分別?”
陸皇后道:“凡事須有尊卑。”皇后當然是尊的,梁家現在也算有一個皇后了,還是桓嶷的親娘,那就更尊一點。
桓嶷一面搖頭一面說:“你就是太講道理了。”一面真的就去了梁府。
梁府頭一回迎接皇帝,梁滿倉整個人都跳了起來:“快!快!快!去三娘家,問一問,得準備個啥!問她要不要回來一趟。”
南氏將他扯了下來:“你別學猴兒!好好說。”
派人去問梁玉,梁玉又派人來相幫。桓嶷這回過來並不大張旗鼓,攜了陸皇后的手,兩人並肩進了梁府,將梁滿倉夫婦扶起:“我來看望外祖,何必行此大禮呢?”相偕入內,看梁府行動有序,還誇獎了一回。
南氏道:“嗐,三娘那兒有人來幫忙的。”
桓嶷笑道:“巧了,我正要去看她。”桓嶷此言不假,他心裡排了個次序,梁玉正在列表上。但是女兒不能越過了父母,還得往後挪一挪。打梁府出來,再過幾天,就是去陸府,與陸皇后的父兄相談甚歡。
見過了岳母才來見姨母。
~~~~~~~~~~~
桓嶷趕場似的跑了幾家親戚的事情梁玉早就知道了,她也在心裡排了個次序,與桓嶷走的這個步驟也差不多,自己心裡就有數了。桓嶷去了陸府之後,她就不再去無塵觀里避暑,而是在袁府里呆著,果不其然,桓嶷就來了。
桓嶷“串親戚”,就真是串親戚,不擺大儀仗,雖出入有警蹕,也不很擾人。唯一的缺點就是暑氣已經很重了,總得窩在家裡等他,不夠清涼。
桓嶷到袁府的日子是預定的,袁樵也提前安排好了衙門裡的事務,這一天在家裡等候。梁玉搖身一變成了“夫人”,袁樵還是做他的萬年縣令,只是散官的銜兒隨大溜漲了一點。一家人都看到了這種情況,誰也沒提,也不跟桓嶷去討官兒。恭恭敬敬將桓嶷引進了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