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被犧牲的原配(17)
戚庭光的轉學手續辦得很迅速, 新學校比東文更遠,課業更重, 小姑娘卻一句都沒有抱怨過, 默默背負起那些她這個年紀原不該承受的東西,一步一步走得堅定。
說來也巧, 當《玉蘭花開》在滬城各個地方輾轉演出的時候, 白萍籌備了許久的《華國婦女報》也正式發刊。
這報紙是她和一眾女性同好長久的心血所鑄,之前和唐沅通信時也曾提過幾句, 唐沅深知在這個年代創辦報紙雜誌的艱難, 於是以宜新的名義投入了一筆錢。
現在的宜新已經是滬城發展最快的企業之一,提起高端商場,那些富太小姐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宜新。單是滬城城區,就已經開了三家分店, 且正有往周邊城市擴展的趨勢。
唐沅開始有更多的餘力和金錢, 騰出手去做一些她認為有意義的事。
不止是支持幾家報社雜誌——這筆支出對如今的她來說幾可忽略, 她還投資援建了一家西式醫院及醫學院,取的是曾經一家私立高中的校址, 裡面的硬體設施都是現成的,等各類儀器設備安置好就可投入使用。負責人跟她說, 今年下半年就可以開始招收學生。
這個時代的西醫還是一個對普通人而言略顯遙遠的群體, 內陸的西醫院校更是緊缺。雖說學醫救不了華國,卻可以讓華國在真正的危難來臨之際不必受國外勢力的掣肘,可以救下許多華國人的命。
仔細算來,如今離那場大戰爆發也不算遠了。
《華國婦女報》的發行首刊邀請了不少名家大家撰稿, 以女性學者為主,唐沅亦在其列。這個時候社會上的科學和民主之風吹得正盛,亦是青年學生中最時髦的話題,因時制宜,她揮筆寫下一篇《男人的科學與真理》。
科學曾一度被認為是男人的戰場,即使在她那個世界,科研領域中的性別歧視依然屢見不鮮。遠的不說,但凡學過高中生物的人都知道發現DNA雙螺旋結構的沃森和克里克,但拿出了關鍵性證據、從而證明這一結構真實存在的富蘭克林呢,又有多少人記得呢?
唐沅從不認為,女性應該被科學拒之門外,動物分雌雄,不代表科學也該分陰陽。否則,那些曾在科學史上留下過偉大足跡的女性科學家們,豈不是都該被視為異端邪說了麼?
所謂「男人的科學與真理」,無非是男人們為了維護自己絕對的話語權,說出來哄女人的謊話罷了。
可笑的是,謊話說一千遍就成了真,到頭來竟連他們自己都信以為真了。
唐沅把這篇文章給白萍寄過去,白萍幾乎是以最快的速度給她回了信。她顯然對這個話題極感興趣,書信往來間說了不少自己的見解。
唐沅看著她的回信嘆然。白萍先生不愧是華國女權事業的先驅者,雖主攻方向不在科學,但顯然對這一途鑽研頗深。她的許多觀點甚至已經超越了時代的桎梏,將這一切愚昧落後遠遠地甩在了後面。
高山流水遇知音,她很高興能在這個時代找到平等投機的對話者。
《華國婦女報》首期發行那天,白萍特地往她這兒額外寄了一份,頭版就是白萍親自撰寫的發刊辭。她寫:「吾今欲結二萬萬大團體於一致,通全國女界聲息於朝夕,使我女子生機活潑,精神奮飛,絕塵而奔,以速進於大光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