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寧伯瑾在禮部能立起來,離不開他的教誨,他能教導寧伯瑾,卻沒資格管教卓高德,卓高德性子,這輩子安穩度日算不錯了,他看得明白,說話便沒拐彎抹角,「高德的事兒我聽說了,他在北鎮撫司多年,周圍都是熟人,以後繼續待裡邊,換個官職,他應付不來,至於阿嬌,十五了,遇著合適的人家就定下,別一山還望一山高,結果落下手高眼低的名聲。」
寧娥出嫁後,寧國忠對她說話素來算不上和顏悅色,卻也不曾這般疾言厲色,她何況這會還當著寧伯庸寧伯信的面,她心思一轉,語氣不太好道,「是不是三弟和您說了什麼?我就知他不是真心誠意幫我的,以譚侍郎的本事不過一句話的事兒,怎麼就不成了?」
「你胡說什麼?」寧國忠神色一凜,如鋒刃的眼神盯著寧娥,厲聲道,「我看你是在卓家耀武揚威慣了,回娘家都不肯收斂了是不是?」京郊大營的兵符在譚慎衍手裡不假,寧娥這番話傳出去,被有心人攛掇,給譚慎衍帶來多大的麻煩?
官職調任由吏部考核經內閣商議定奪,哪由譚慎衍一句話說了算?私底下雖也有家裡通關係為家裡人謀個官職的,多是先閒散職位,哪像寧娥說得簡單?
買賣官職,論大了可是砍頭的重罪,寧娥獅子大開口,軍營的司庫,寧伯瑾可能不懂其中彎彎繞繞,他在朝為官多年會不明白?軍營的司庫管著糧草,兩軍交戰,糧草先行,糧草是軍營將士生活的根本,寧娥開口就謀個司庫的官職,妄圖從中撈油水,心裡打什麼主意昭然若揭。
寧娥被寧國忠訓得面紅耳赤,訕訕道,「三弟都能入禮部做侍郎……」
「你三弟有眼下的官職是禮部尚書向皇上舉薦得來的,你有本事,讓人去皇上跟前為高德美言幾句吧。」卓府的事兒寧國忠聽說了些,寧娥性子隨老夫人,半點虧都不肯吃,卓高德的幾個姨娘被她管束得服服帖帖,身為父親,他一點都高興不起來,男人三妻四妾實屬正常,女子該以賢惠為美德,寧娥的做法有些過了。
寧娥心裡惱寧伯瑾當著她的面應得好好的,轉身就把事情告訴別人,低著頭,滿臉不服氣。
見她聽不進去,寧國忠又訓斥卓嬌道,「譚侍郎和你表妹說親了,往後是你表妹夫,男女有別,你上邊有哥哥姐姐,不會不懂這個禮,好在譚侍郎不是多話之人,否則今日的事兒傳出去,你還要不要名聲了?」
本來嘛,寧國忠不想把話說得太重,可寧娥的表情叫他來氣,卓嬌十五了不說親,寧娥敢去寧櫻指手畫腳,將寧府一眾人何曾放在眼裡?寧櫻是寧府小姐,做得不對也有他們教導,寧娥一嫁出去的女兒管教做什麼?何況,錯還不在寧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