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衾的目光微變,抬眸看向李持酒。
李持酒幽幽地嘆了聲,竟抬手撐著腮:「為什麼……偏偏是你。」他看了李衾片刻,垂眸,長睫掩住了眼底的一絲感傷。
當初在李衾成名的時候,李持酒還在任性胡鬧呢,但是每個少年心中都有一個英雄夢,對李持酒他們這樣的少年而言,心目中的英雄就是李衾那樣的軍神。
當時御史彈劾李衾,指責他擁兵自重,圖謀不軌,希望皇帝可以從各州府調兵,將禍患滅於皇城之外。
其實李持酒曾經也有過這樣的想法。
他從不怕面對任何人,哪怕是曾經心中敬慕的人,事實上對李持酒而言,擁有李衾這樣的對手,能夠在戰場上跟他一較高下,是一種榮幸。
可是,這種榮幸,卻意味著戰事四起,百姓流離失所,甚至天下大亂。
畢竟如今外面強敵仍在,而他才登基不久,蕭憲等人殫精竭慮想出的政令,好不容易才將這有些人心動盪的時局穩定下來。
要再貿然開戰,那後果無法想像。
許是聽說了風聲,蕭憲先探問他的意思。李持酒問蕭憲:「蕭尚書你覺著李大人心意如何?」
蕭憲遲疑。
當時他也有些看不透李衾了,若說李衾造反不是沒有可能的,但就摁頭說他反了,也難免武斷。
可要是李衾真的有不臣之心,眼睜睜地看著他帶兵逼近京師,那真是萬劫不復。
可是一旦流露出動搖之態,或者讓李持酒採納御史等的意見從各州調兵,那更是下下之策。
因此蕭憲道:「我覺著……此刻不宜妄動。」
其實對於蕭憲來說,他給出這個答案,還是有一點私心的。
如果此刻在外頭的那個人不是姓李名衾,也許他也跟那些不安的御史一樣,懷疑那人的用意居心了。
但那個人是李衾,是亦親亦友,跟他有著千絲萬縷關聯的人。
也許蕭憲自己都沒想到,在他心底至深處有個非常隱秘的想法——退一萬步講,如果李衾真的有不臣之心的話,若給他得逞,那對於天下人以及蕭府而言,也不會有什麼極大變更。
畢竟他了解李衾的為人,知道他的能力。
所以在回答李持酒的時候,這個潛意識裡的想法也在隱隱作祟。
與其調集四方兵力,大動干戈,惹得朝野不安,百姓惶恐,那不如就靜觀其變,把一切都控制在最小的「損失」範圍內。
雖然這有點兒對不住李持酒,但是從天下大局看來,這麼做卻是無可厚非的。
蕭憲雖然那麼回答了,可也不知道李持酒的看法。
「皇上覺著呢?」當時他試探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