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杏問她怎忽然做袖套,羅氏應道:「豫章的天氣比不得四季如春的蒼梧,那裡現在或許都在下雪,衣服是趕不及了,我只得趕個袖套,再在他鞋子裡邊加一層皮毛禦寒。」
給伏危收拾東西的虞瀅聞言,立刻出去給伏危買厚實的成衣。
初二有很多鋪子還沒開門,找了很久才尋到一間成衣鋪是開著的。
沒來挑,要麼大了要么小了,不然就是料子差的。
好在手中銀錢寬裕,年前都做了兩身厚實的新衣,因伏危年前隨著知縣去郡治,在太守面前露臉,故而都是用好料子做的外衫。
此次去豫章周家,肯定是不能讓人看低的,得準備好的衣裳。
她沒要粗糙的外衫,就只賣了幾身厚實的中衣。
路途遙遠,像這樣的天氣,大概要小半個月才能到,途中也未必有時間洗衣,只能給他多準備幾身裡邊的衣裳換著穿。
除了穿的吃的,還有銀錢,虞瀅也得給他備足了以防萬一。
取出兩條金條,用布包裹著,找大兄用斧頭背面捶了幾下,打成了寬片,回屋再用剪子,用力剪成了一小塊一小塊,好方便他花使。
金子都縫在了他的衣服夾層中,用來防身,銀子和銅錢則是用來花使。
出門在外,花銷總是會大許多,不僅僅吃穿用度,就是求人差人辦事都要用到銀子。
且他在豫章待得久,虞瀅便給他準備了二百兩碎銀和兩貫散使的銅錢。
銀子外,還有磨碎的藥材,只需用熱水小煮一下便可用,藥效雖不及熬的湯藥,卻也能解燃眉之急。
伏危或許他自己一輛馬車,又或是兩人一輛馬車,不管那樣,能裝多少是多少。
出個遠門,只兩日時間來準備行囊,是不夠的,但也沒法子了。
這兩日伏危很忙碌,在晌午都是虞瀅送飯過去的,晚間也是很晚才回來。
兩日一晃而過,便到了伏危出行的日子。
初五一早,馬車便先來接伏危,隨後才到衙門與知縣的行伍一同出發。
兄弟二人把行囊搬上了馬車,伏震把伏危送去衙門。
此行伏危把伏震留下,話雖說是家中總需要個男人留下,不然宵小見家中都是老幼婦孺,指不定會動歪心思,但這只是其一。
其二則是怕會有民亂,家中都是老幼婦孺,伏震留下能護著家裡。
大傢伙對伏危相互交代了一些話後,虞瀅把他拉到一旁囑咐:「你一定要記得金子藏在哪幾件衣服中,可別丟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