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無數百姓正在觀望軍屯田上的變化,自己只需用產量來說話就可以。
但若有百姓想要種麥,官府也會予他們方便。
趕在秋種開始以前,昭都平原上已經有零星百姓從官府領走麥種,準備在自家田地上小範圍地試種、留種。
……
怡河平原,月鞘山山腳下。
五六名百姓結伴而行,直衝著官道而去。
將要走出村寨時,有同村的人抱著竹籃站在半山腰大聲問道:「田伍一,你們這是要去哪裡——」
將要走上官道的百姓回頭高聲說:「我們商量好了,去鎮上領官府發的麥種!」
「你們想好了嗎?」現在半山腰的百姓鬼鬼祟祟地向四周看了一眼,接著快步跑來壓低聲音說,「今年不找巫覡算算嗎?」
眾人的表情突然緊張了起來。
大周實行「休耕」制,每年百姓都要劃出部分土地以備休耕之用。
過去每當播種時間來臨,百姓都習慣找巫覡提前卜算一年的收成,並由他們決定今年於何處休耕,甚至於具體如何播種。
若是巫覡提前算出未來將是個大荒之年,百姓便會送上牲畜前去祭祀。
應長川登基後這種現象仍屢禁不止。
不等那個名叫「田伍一」的百姓回話,站在他身旁的女子便高聲道:「不找了!聽江大人的定然不會出錯,既不會出錯,那還花那些錢做什麼?」
「就是!」另有一人高聲應和。
「反正都是為了來年的收成,去官府領麥種不但不會被玄印監抓去服苦役,且還是免費的。總歸錯不了!」百姓一邊說一邊向官道走去,唯恐慢人一步。
「況且江大人都說了,這種麥子產量極高,」田伍一撓了撓腦袋,朝那位鄰人說,「且不管味道是不是真好,先吃飽不餓肚子再說吧。」
雖說今年怡河兩岸迎來了一場大豐收。
但對飢餓的恐懼仍植根於眾人的內心之中。
他們才不管這新麥種的味道究竟如何,只要產量夠高便好。
一年多時間過去,如今百姓格外相信江玉珣說的話。
「也是……」起先發問的百姓連籃子也不放了,「我和你們一塊去!」說著便向官道而去。
「走走!」起先說話的女子回身朝著眾人招手道,「去年沒趕上屯田墾荒的大好事,今年不能再慢了。」
「說得有理,我們快些走吧!」
去領麥種的百姓越聚越多,等到鎮子上時已聚了二十幾人。
他們原以為自己去了便能領,沒想到了才發現官府門外的人已經排了足足百米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