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了解你的人,是你的敵人’,這也算是應了這句話了。
為了存放那些收回來的麥子,姜雙五在姜穠的指點下,在後院下面挖了一個地窖。
地窖主體在後院下面,入口卻在夫妻兩的臥室里,一般情況下這樣還是很安全的。
‘條編法’之下交納賦役銀,讓村里人家今年的負擔加重了許多,所幸比往年多賣上一兩百斤麥子,也總算湊齊了銀子。
全村人眼前的困境已經解決,接下來就是要愁以後了。
比如,家裡麥子賣得不剩多少,明年開春後家裡怕是就要斷糧了。以及明年秋天的賦役銀又要怎麼辦?
難不成以後年年都要這樣,青黃不接,一年到頭都不敢放開肚子吃頓飽飯?
就在這時,夏家和姜家兩家,再次大發仁義之心。
說是要將段木栽種香菇的手藝,無償教給村里人!
雖然他們不知道,姜夏兩家蘑菇賣多少錢一斤,但想來或多或少總是能賺錢的!
菇房栽培蘑菇不用想,但有段木栽種香菇,也
不錯了吧?
後來叫他們去夏家說這事時,也證明確實是門賺錢的手藝。
因為段木栽培香菇這門營生中,夏家占六分、姜家占四分,所以這次主要是夏家站出來,向村里人說這事――也是趁機向村里人施恩。
夏家孤兒寡母的,因為夏五斤經常在縣城裡混,有那一夥混子朋友,上次僱人在菇房做工時,也拉進村里來轉悠了一圈的,村里人並不敢欺負他們。
而且後來人緣在村中很不錯的姜家人,也與夏家母子兩越來越交好,加上姜家這一層面子在,村里更不會欺負他們了。
不過到底孤兒寡母,讓他們給村里人施點恩情,和村里人打好關係,若萬一有個事情——像是體弱的夏嬸有個什麼不好,也能有人幫一把。
“……為了感謝各位鄉親鄰里,這些年來一直對我們母子多有照顧。
段木香菇已摘過一茬了,也發現確實做得,於是這就想著帶大家一起來做。若做得好、做得精心,一年也能得個四五兩銀子,緩一緩賦役銀的重擔。
雖用段木栽種香菇這事,是我家五斤首先想出來的,但讓香菇豐產,卻是穠娃兒的功勞。姜嬸他們厚道,只要了合夥的四成……”
像上次全村人聚在葛貢士家一樣,這次都聚在了夏家的院子裡。
眾人都聽明白了,段木栽種香菇這門營生,夏家雖占了六分,姜家卻也占了四分,夏家和姜家的人情他們都要記著。
“穠娃兒最是天生就會侍弄莊稼的了,讓香菇豐產一點都不稀奇!夏嬸你和姜嬸,也都是仁義的人啊!
我們定然好好兒學,到時有什麼不會的,還要穠娃兒和五斤多多指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