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給學生上課了,王憶的生活節奏一下子慢了起來。
空閒時間多了。
不過這兩天他不能休息,得準備帶隊參加帶魚汛大會戰的事,猛補冬季海上捕撈作業的竅門和注意事項。
同時也猛補身體——漁業會戰既然用『會戰』這種詞,自然是一場戰鬥般的工作進程,對精力、體力的消耗不是鬧著玩的,他必須得做好準備。
物質上的準備也在進行中。
衣服方面,棉衣、牛仔服一件件做成,棉靴子、皮手套是他從22年帶過來的。
食物方面,壓縮餅乾、能量棒、肉乾之類是必需品,另外還有火腿和臘肉。
火腿肯定是來不及帶上的,也沒必要帶著火腿去海上,到時候讓領導們一看還以為他們這幫人是來度假的。
做臘肉是必須的,不過用不著王憶自己動手,沙生泉是行家,肉給他讓他來做就行。
王憶做的就是準備鐵鉤,熏臘肉時候用來掛住肉的鐵鉤子。
島上鐵器不多,他從22年隨便弄了一些鐵條,將鐵條剪斷彎起來就是一把把可以穿肉的鐵鉤子了。
沙生泉用鐵鉤子串起了肉,放入背陰通風的好地方掛起來晾曬起來。
連同醃製加晾曬,這樣就是差不多一個禮拜的時間過去了。
等到醃肉的表面發乾了,他上手捏了捏,點點頭說可以熏臘肉了。
在六七十年代的黔帶深山裡,農家的灶多數沒有煙囪,灶里柴火燃燒產生的煙直衝屋頂。
沙生泉說他們家裡就是在灶的上頭釘上幾根木條,用這些木頭掛上豬肉。
然後不用管了,正常做飯就行,做飯產生的煙燻火燎便用來燻肉,熏上個把月,豬肉便被熏的黃澄澄。
再過些日子,豬肉慢慢被煙火給燻黑了,這時候就可以吃了。
什麼時候吃什麼時候切一塊肉,長時間的煙燻火燎讓肉里浸染上了柴火散發的氣味,這就是他們家鄉的味道。
天涯島大灶里都有煙囪出煙,這樣沒法燻肉,總不能爬到屋頂把肉掛到煙囪里吧?
這樣熏出來的肉王憶不敢吃,他怕吃著吃著就煙焦油中毒了……
所以他們得做火塘、做個避風塘:就是找個地方一面靠牆、兩邊遮擋,另外低一些的地方三面用磚頭給圍起來,裡面放上松柏、柿子樹香樟樹這些樹木下撿的乾柴。
山上不缺這些樹木,學生們都不用在勞動課上去專門撿乾柴,等到課後時間上山玩的時候,一人撿上幾把,幾天下來就堆起了好高的柴火堆。
到了開始做臘肉的下午,沙生泉在火塘上掛起滿滿當當的豬肉,在火塘里放上松球來引火。
松球上有松脂,很易燃,火焰熊熊燃燒,便有松油那股獨特的香味傳出來。
火焰跳動、煙霧瀰漫,高溫之下,肉上有晶瑩透亮的油一滴一點的往下落。
豬油滴落在燃燒的火上,火會更旺,有時候高溫甚至會帶的豬肉的邊邊角角先焦糊再燃燒。
沙生泉開始掌控火候,往火焰上撒鋸木屑。
這些鋸木屑也是松木的,木工隊裡有的是,他要了兩麻袋過來。
後面火勢便減小了,剩下煙霧,避風塘裡頭風吹不進,煙霧不會被海風給吹走,這樣慢慢熏,得多熏些日子才會出來臘肉獨有的煙燻香氣。
火塘避風又暖和,白天有人過來烤火,他們起初從家裡帶著碗,看到豬肉滴油用碗去接油。
這個過程得眼疾手快,因為小火連綿的燒,熏燒的火塘上面空氣都是熾熱的。
王憶有時候會過來往火塘里撒上幾根楓木,讓煙霧裡帶上點楓香氣。
沙生泉看到後說他們山上沒有楓樹,所以不知道楓樹熏出來的肉滋味怎麼樣。
不過他也覺得楓木燻肉能有獨特香味,便盡心盡力的伺候,比教學都要盡心盡力。
王憶注意到後忍無可忍,問道:「你是不是就衝著吃肉喝酒還俗的?」
沙生泉正色說道:「還真不是,只不過有酒有肉誰會拒絕呢?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坐,連佛都忍不住,我這種半路出家的假和尚又怎麼能忍得住?」
「其實我還俗來到你們生產隊,主要是衝著那個、那個你們的電視機來的,我不是想看電視劇,我是想了解一下現在世界上發生的大事!」
王憶問道:「那伱要了解外界大事你看報紙就是了,哪用得著電視機看新聞?」
沙生泉說道:「報紙上這不是沒有電影電視劇麼!」
好傢夥!
王憶算是琢磨出來了,這傢伙就是被天涯島上先進發達舒適的生活條件給引來的!
很正常,古代老僧都能被一鍋亂燉給引得佛跳牆呢!
正所謂家有梧桐樹,引來金鳳凰。
這年頭什麼是鄉村梧桐樹?自然是優越的生活條件。
圍在火塘邊上烤火的人笑道:「沙老師,你還是回去備課吧,不就是給火塘添柴火嗎?我們來干就行了。」
沙生泉深情的看著火塘說道:「同志們,我的社員同志們,你們誤會我的意思了,你們以為我是被這些肉吸引住了?」
「不是,是做臘肉這個場景讓我想起了少時的家,我是喜歡在這裡回憶我的童年和少年!」
「你家不是在灶上做臘肉嗎?咱們是用火塘,不是一回事吧?」社員們跟他嘻嘻哈哈。
沙生泉一本正經的說:「對,但在我的家鄉,那些條件好的人家還是用火塘來做臘肉。」
「就像現在一樣,殺一頭豬兩頭豬的,整個掛在火塘上慢慢燻烤,燻烤好了能吃一年!」
「不過那是大戶人家,解放前我們那裡判斷一戶人家的日子過的是否殷實,就是進門去看家裡有沒有火塘,火塘上有沒有吊著臘肉臘魚,如果吊著的話吊了多少……」
「還能做臘魚呀?」社員們忽然來了興趣。
沙生泉愣了愣,一拍額頭說道:「阿彌陀佛,我這些日子被豬肉給饞迷糊了,竟然忘記做臘魚!」
「咱們有火塘了,可以做臘魚呀,臘魚也很好吃的,我們在外嘴頭島上的時候便每年冬天都要做臘魚吃!」
他招呼社員們去收拾魚,把臘肉位置擠了擠,還準備做上一些臘魚。
王憶也覺得臘魚挺好吃的,便又去找王向紅批了一些磚重新摞了個火塘,用新的火塘來負責做臘魚。
進入臘月以後,家家戶戶分臘魚!
恰好趕在大雪這一節氣之前是個周末,大雪是12月的13號,而11號是禮拜六、12號是禮拜天。
王憶收拾了書包,帶上筆記本和幾本醫書準備去往縣裡。
縣裡衛生局徵用了禮堂來辦今年的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研討會,也可以說是今年的鄉村醫生年會。
他要上台發言,於是寫了一份發言稿,禮拜六早上先去縣公職單位禮堂的辦公室送發言稿進行審核。
雖然秋渭水那天晚上給他寫了一份,但王憶看過了,那份發言稿有點尬,還是自己寫的這份更好。
真情實意,躍然紙上!
他自己看都看的感動!
衛生局這邊負責審稿的領導看過他的發言稿後沖他露出個和煦溫暖的笑容,說道:「王老師啊,你這個稿子寫的文采斐然、情深意切,可是這個思想上沒有升華。」
他說著雙手往上揚:「我認為你得在發言過程中,得進一步把工作思想給升華起來。」
「你知道的,我們赤腳醫生是能弄能醫的新型衛生人才,是貧下中農們自己的醫生,對不對?」
王憶愣愣的點頭:「呃對。」
領導笑道:「就是嘛,你看,我們赤腳醫生——你得原諒我用這個土稱呼,我沒有瞧不起這個崗位的意思,因為咱們的崗位是得到了偉大領袖支持的,領袖同志說過,『要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要讓貧下中農掌握醫療衛生大權……」
「哦,扯遠了,總之我們赤腳醫生是在兩個階級、兩條道路、兩條路線的尖銳鬥爭中成長起來的,我們的工作有自己的先進性、高級性,這方面都要在發言中體現出來嘛!」
王憶快速的眨眼。
很傻很天真。
領導的話有點熟悉,好像在什麼發言稿上自己見到過……
哦,對了,秋渭水那天晚上幫自己熬夜寫出的發言稿!
王憶艱難的從書包里拿出這份發言稿給領導看:「要不然您看看這一份。」
這一份發言稿的標題叫我的縣領導爺爺……
當然這是他在心裡惡搞的,實際上這份發言稿的標題叫做: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領導拿到後一目三行的看下去,然後又從頭重新看了一遍,拍桌子笑道:「嗨呀,王老師,你這個小同志,你真是狡猾狡猾滴!」
「你還準備了兩份發言稿呀?先抑後揚?行呀,你這是跟我玩上戰術了,很好,你的戰術很成功啊!」
「第一份發言稿是投石問路吧?這一份發言稿才是你正經寫出來的吧?」
王憶訕笑。
領導您眼光很沒有文學性呀。
又有一位領導進來,他把稿子遞給自己的同事說:「廖主任你看看,這篇發言稿寫的怎麼樣?」
廖主任看的時候不斷點頭:「好,寫得好啊,不愧是能創作出一部長篇文學作品的大作家,很有水平!」
前面的領導一愣:「王老師還是大作家呢?喲,恕我眼拙,剛才沒看出來。」
王憶點頭哈腰的收回自己的第一份發言稿。
確實,您眼拙了。
會議開始之前,要進行發言的五位鄉村醫生代表都在辦公室里熟悉稿件,喝茶潤喉。
他們五個互相認識了一下,其中有一位是老同志,來頭很大,退休沒兩年的縣醫院門診主任,侯玉清。
老同志退休不退志、離崗不離黨,又緊接著成為了海上游醫,乘坐小船在各公社、各生產隊之間遊走,沒有大夫的生產隊裡都有他的身影。
他在前年和去年也到過天涯島,王向紅提起過這位老同志,對他讚不絕口,非常信服。
老主任是真正的人民醫生,他是哪裡工作辛苦就往哪裡去,平日裡便乘坐小船風裡來浪里去,明天全市開展帶魚汛大會戰,他還是要去:
他要以海福縣漁業指揮部隨隊醫生的身份參加大會戰!
王憶對他是真只有滿滿的敬畏和欽佩,趕緊主動給老主任添茶倒水。
老先生樂呵呵的笑道:「我早就聽說過王老師你的名聲,青年俊傑、國家棟樑,有本事、有文化也有醫術、醫德!」
王憶客氣的說道:「侯主任您是……」
「別,別叫主任啦,咱們都是主任——咱們都是國家的主人,哈哈。」老先生開了個玩笑。
「總之別叫我主任,叫的怪尷尬,就叫我老侯同志或者侯大夫,叫老侯同志最好,顯得咱們志同道合,沒有距離感、沒有生疏感。」
王憶說道:「行,那我叫您侯老師吧?因為後面我有太多東西要跟您學習,醫術醫德,各個方面要向您學習的地方很多。」
他們正在聊著,有工作人員過來說:「同志們,我們與會的醫生們快要進入禮堂了,你們先去台上熟悉一下環境吧?」
王憶第一個登台做報告,侯玉清是最後一位。
他是壓軸的巨星,哪怕王憶有葉長安這層關係,可縣裡衛生局還是表示出了對侯玉清老同志的尊重。
不過王憶能成為模範也是說得過去的,並非是靠葉長安的關係,篩選模範是要各隊、各村領導幹部報本地醫生的成績,從中挑選優秀代表,開會討論決定出人選。
王憶救活過服毒的陳進濤,救治過患病的白水郎,還給縣裡領導看好了老毛病,並且解決過外隊社員小孫子的苦楚,最重要的是他所在的王家生產隊在過去一年裡並沒有發生一起醫療事故。
最後一點是很難得的。
赤腳醫生們見識有限、能力有限,擁有的藥材和工具更有限,他們一年之中多多少少會發生點醫療事故。
小的是耽誤治療,大的是治死人!
而且還有一件大事在這個年代更難得,那就是他發動了全生產隊大搞衛生!
天涯島的衛生情況現在在全縣都是有名,而稍微了解點醫學常識的都知道,衛生搞好了,老百姓就不容易生病——
禍從口出、病從口入,老祖宗都已經把經驗總結出來了。
所以王憶上台做報告並沒有引發任何人的不滿。
於是當他們走了過場之後,所有與會的大夫們紛紛進入禮堂,將能容納五百人的大型禮堂擠得滿滿當當,還都挺期待的等著看看他,看看這位名滿全縣的王老師。
這年頭多數村子有赤腳醫生,有的村子甚至不止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