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朗文不適合做官,他正直憤慨,不肯同流合污。但他是那種不做則已,一做必傾力而為的人,極有責任感。宮中冠蓋雲集,人際冗雜,我不得不常去提醒他。
他對我很尊重,我的話他都認真對待,這點也算是幸運。但有一點,他和我意見永遠沒法統一。
他向我抱怨:“四皇子人浮於事,重點不在木材如何搬運,而在yù知有幾個官員肯聽他發號施令。”
“夫君,祖宗家法,皇子不可結jiāo大臣。四皇子即使有這個心,也不敢在天子眼下使權弄謀。”
“夫人把他想得太簡單了。”
“非也。”我搖頭,“他若隱藏到讓旁人完全無法察覺,那才是真正高明。畢竟滿朝都是皇后勢力,他的一舉一動都落在皇后眼裡。”
“照夫人這麼說,那我該巴結的是太子才對。畢竟他母親勢力qiáng大,無人敢逆。”
我微笑,“不見得。說句大不敬的話,皇上百年之後,又不是皇后當皇帝。”
韓朗文皺眉,“皇后母家勢力,如今崛起勢頭qiáng大。”
我道:“你能察覺,皇上就察覺不了了嗎?可不要忘了,皇上是怎麼樣的人。”
韓朗文會意,苦笑:“夫人說得有道理。我呀,真不適合這身官服。夫人若為男子,定也比我qiáng上百倍吧。我當初謝印不拜,想的就是寧為宇宙閒吟客,怕作乾坤竊祿人。”
我淡淡道:“夫君切莫妄自菲薄。”
他的苦悶,大概就在於無法撒謊欺騙。既不騙我,也不騙己。他不知道欺騙其實也是一種體貼和寬容,不知道不面對也有不面對的好處。他對待自己總是特別苛刻,以為這就是人生。
我同他商量:“蘇姑娘如今還留在煙花之地,終是不妥當。能將她接回來嗎?”
韓朗文搖頭:“若能接,早就接了。上頭怎麼會那麼輕易放人?”
我說:“以前是以你一人之力,自然不行。現下我們已經成親,賣點我的面子,應該還是可以的。”
“可是,我們畢竟才新婚,就將人接進府,傳出去也不好。”
我說:“那也好辦。以我名義在外置一處院落,先將蘇姑娘接過去住下。”
韓朗文眼神複雜地注視著我,嘴唇動了動,想要說什麼,卻沒說出口。
我沖他一笑,起身離去。走出很遠,回過頭去,發現他還望著我。身長玉立,一身青衫,像一株挺拔的竹。
太后對這婚事並不滿意,發牢騷:“不說是逆臣之後,光就一個小小侍郎,怎麼配?”
我就欺騙她,做害羞狀笑道:“其實朗文對我極好。”
“那是當然的。”太后哼一聲,“要憑他那牛舌頭,怎麼會勸得趙達舍近處的官林,而取席陽的民木?得婦如你,他該日日給祖宗燒高香。”
這趙達每年自收購木材一項,就要從中盤扣上千兩銀子。皇上太后也不是不知道,只是這是皇后的遠親,官不算大,不動,也就幾千兩銀子,動了,會和皇后娘家鬧不愉快。於是一直擱著。
我說:“用席陽民木,是四皇子的主意。”
“這樣啊。”太后說,“老四把心思放這上面也是好的。”
我問:“怎麼?煥哥哥……”
“難得他關心點國事,前陣子卻老想著乘勝追擊南蠻,鬧到連太子都附和了。皇上生了好大的氣。”
“太子也贊成?”
太后冷笑一聲,“他?他怕只是想去簡州見那個人吧!”
“楊大人真的不回京了?”
“皇上升了他的官,又給他賜了婚。意思再明顯不過了。他楊璠也是聰明人,怎麼會不懂?再說,由他治理簡州,是因材施用。比較下,個人恩怨不足為道了。”
“可是這樣一來……”
太后卻打斷我的話,岔開話題道:“過來幫哀家看看這結怎麼盤的。哀家這記xing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我立刻斷了繼續在她面前談論楊璠的念頭。凡是人,都有忌諱的。
兩國邊境暫時平和,觀望多於挑釁。邊界兩地油綠一片,風chuī麥làng低,這景色倒給人不少安慰。
也不知道這樣平靜的日子可以過到什麼時候。已經有太多的人死去,只希望有時候給我們緩一緩。
出嫁後不可再和往日一樣自由。我除去進宮請安和去容王府看望睿兒外,整日都在書房裡清點繁雜的帳目。
如意總笑,“大院子裡,除了鳥叫,就是夫人算盤珠子的響聲。”
我皺眉頭,“你是我帶過來的丫鬟,以前叫我什麼,現在還是叫我什麼吧。這聲夫人,聽著怪刺耳的。”
深閨中沒有消遣,我漸疏了琴藝,愛上臨字。韓朗文下朝回來,站在窗外樹蔭,我一抬頭,就看到他眼神複雜地注視著我。
“有事嗎?”
韓朗文有點侷促,俊雅的臉上似乎浮現紅暈。真好笑,大男人還臉紅。
“進來吧,外面怪熱的。”我說。
如意端來冰糖蓮子羹,水晶盅里還有冰鎮著的葡萄。韓朗文坐在一角看公文,我則在另一頭臨字貼。
偶爾一陣清涼的夏風颳進來,chuī亂了案上的宣紙。我忙去按,這時一隻修長的手伸過來,幫我揀起了地上的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