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免也,以晚明尤甚。而當遇到有為的君主,專權自用,幾成慣例,到頭來還是躲不過一
塌糊塗之結局。姜德成在他的《徐階與嘉隆政治》中總結了一條線索,即,明初的洪永政
治——無丞相的皇帝專權,嘉隆政治——內閣專權,到了明末政治——黨爭不斷;再加上
此前我們已討論的有明一代政治的宦官因素,在朱元璋的設計中,這嚴絲合縫的死保政權
千萬代的措施,怎麼就弄成了後來的樣子?我也覺得,書中對此有省略,你是否願意藉此
機會就此多說幾句?
李:在前面的敘述中,已經間接地涉及到了這個問題。馬克思和恩格斯
都曾經說過類似的話,大意是:專制主義的最大特點是蔑視人,不拿人當人。
在我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的制度設計中,人性的因素可能是最少被考慮到
的。即便有所考慮,也是儒家思想和帝制傳統結合後高度扭曲的人性,從而滲透了對治下
人民的深切蔑視。因此,那些制度設計,對於皇家之“私”的考慮遠遠超過了對於天下之
“公”的顧及。明代皇帝尤其如此。這樣的制度設計與建設看似嚴密,其實漏洞百出,國
家、社會、人民要為此付出極為高昂的成本。根本談不上有什麼政治智慧。我特別厭惡錢
穆津津樂道中國沒有皇帝說過“朕即國家”這句混帳話;在他看來,這種情形表明了中國
帝制政治傳統中悠久的“自由”、“平等”和天下為公。就我的讀史體驗,中國數千年的帝
國政治史,根本就是一部朕即國家史。因此,才會有我們所看到的那所有瘋狂與殘暴。
扭曲的人性也是人性的一種,它不可能不發揮作用,不可能不在時間與
空間中膨脹發酵。最後的結果就是:不拿人當人的人也作不成人,不是報應在現世,就是
報應在來世;不是報應在本人,就是報應在子孫。於是,朱元璋做的孽也就報應在他那些
乖戾的子孫身上,如崇禎皇帝一家。
劉:明太祖一介布衣,是中國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布衣皇帝”。元末群
雄並起,中原逐鹿,最後勝出的不是別人,是朱元璋的一班人馬。遠的不說,只看明的前
後兩朝,成吉思汗的早年經歷,只比朱元璋更悲慘,衣食還不是主要問題,他真是時時有
生命之虞,但在兄弟之間尤其與他人的競爭中,勝出的也是他。努爾哈赤,雖說生於殷實
之家,相當於今天的中產,但10歲喪母,成年之前,所歷艱辛非尋常人能比。他的四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