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事件的餘波(1)
餘波分兩種,一種是事件正在進行之際,斜逸出去的那種波。一種是事件已基本結束,因慣性的作用,還在往前蕩漾著的那種波。
先說前一種,這種一般來說,比較有趣。
劉復,劉半農,剛從法國留學回來幾個月,一回國就和語絲派的人攪在一起。他本是上海灘上鴛鴦蝴蝶派作家,當時的名字是劉伴儂,一個極香艷的名字。原先沒有留學經歷,自慚形穢,一九二○年教育部公派出國,在法國巴黎大學獲得語言學博士,回國後便趾高氣揚,以大人物自居。前一年還在巴黎時,就著文《徐志摩先生的耳朵》,與魯迅配合,嘲諷徐志摩。回國後,趕上女師大風潮,自覺地站在魯迅、周作人一邊,成了語絲派的一員戰將。
語絲社同仁,每當集稿時,必有飯局。一九二六年一月十七日在東安市場太和春飯館樓上一次飯局中,談起陳西瀅等人對語絲派的攻擊,自恃才高的劉半農,吃完飯,“拿起局票的紅紙,提起一支法國自來水筆,把吃飯時大家談笑的材料信筆直書,外國臭蟲一般大小的字足足寫了五張局票”(林語堂)。後經一個本名叫章廷謙,筆名叫川島的北大畢業留校做助教,也是語絲派小兄弟的青年的整理,在《語絲》一月二十二日第六十三期發表了。題名就叫《劉博士訂正中國現代文學史冤獄圖表》。這是一篇極其無聊的文字,意思是,中國的某人,已被吹噓成外國的某人,可惜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沒有記載。比如徐樹錚,不久前被對手殺害,就該視作中國的林肯,比如徐志摩,人稱詩哲,可與印度的泰戈爾相媲美,比如陳西瀅是中國的法郎士,而中國現代文學史卻沒有寫上,所以稱之為冤獄。
也是在飯桌上,劉半農還寫了一篇《罵瞎了眼的文學史家!》也登在第六十三期的《語絲》上,署名劉復。這更是一篇污穢不堪的文章。先看看全文:
從前我很失望,說中國近數十年來,不但出不出一個兩個驚天動地的好人,而且出不出一個兩個驚天動地的壞人,如名盜名賊名妓名優等。
後來可漸漸感覺到我的謬誤了。一九二○年在倫敦,就聽見有人說,我們監督大人的英文,比英國的司各德還好(注意這不是賣魚肝油的,乃是英國第一個歷史小說家Walter scott)。接著是聽說上海灘上,出了一個大詩人,可比之德國的Goethe而無愧。接著是又聽說我們中國,連Wilde也有了,Johnson也有了,Tagore也有了,什麼也有了什麼也有了……這等消息,真可以使我喜而不寐,自恨當初何以如此胡塗,把中國人看得半錢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