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之比較”,說穿了,就是一個論高低、排座次的問題。《戲劇月刊》的那則徵文啟事,因為是第一次以白紙黑字的形式,公開稱呼“四大名旦”,因此“梅、尚、程、荀”被認為是最早的排序。其實並非如此,最早為他們四人排序的,是劇評家舒舍予。在1928年的時候,他在《戲劇月刊》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名《梅荀尚程之我見》。這裡,他沒有用“四大名旦”這個詞,但實際上已經為大眾提供了“四大名旦”的信息。
從舒舍予的那篇文章題目中,可以發現,他的排序是:梅、荀、尚、程。但是,這不是他的最終排序結果。他實際上是以不同的情況,進行了多種排序:
以年齡大小論,就是梅、荀、尚、程;
以成名先後論,改為梅、尚、荀、程;
以聲譽名望論,又成梅、程、尚、荀。
這也就意味著,《戲劇月刊》的“梅、尚、程、荀”就屬於第4種排序。
無論是舒舍予,還是《戲劇月刊》,他們對四大名旦的排序,有“一廂情願”的意思,都是出於個人的理解,比較主觀。“徵文活動”之後,四大名旦的排序,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是在理性分析之後產生的,因此多了些科學性。
徵文活動歷時數月,1931年1月,劉豁公在《戲劇月刊》第3卷第4期的“卷頭語”中,這樣寫道:“梅、程、荀、尚四大名旦的聲色技藝,究竟高下若何,那是一般的顧曲周郎都很願意知道的。我們編者本可以按著平時觀劇的心得,做一個忠實的報告,但恐個人的見解,不能代表群眾的心理,為此懸賞徵文,應集諸家的評論,擇優刊布,以示大公。本期刊布的共計3篇……。”細心一些的話,可以發現,《戲劇月刊》對四人的排序已經由徵文前的“梅、尚、程、荀”轉變為“梅、程、荀、尚”了。這新的排序,來源於什麼呢?
《戲劇月刊》是研究性很強的京劇專業理論刊物,讀者群並不廣泛。“研究之比較”這樣的徵文,帶有研究論文的性質,所以參與的讀者也不多。雜誌社共收到70餘篇應徵稿件,熱鬧程度遠不如三年前,即1927年《順天時報》主辦的“五大名伶新劇投票活動”。
經過戲劇評論名家的審閱,最終確定了10位獲獎者,分別是蘇少卿、張肖傖、蘇老蠶、丁成之、朱子卿、王之禮、朱家寶、陳少梅、張容卿、黃子英。劉豁公對前三位作者的作品,尤為喜愛,說它們“言論持平、文筆老練為最佳”。不久,《戲劇月刊》公布了獲獎名單,並全文刊發了前三名,即蘇少卿、張肖傖、蘇老蠶的獲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