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中國人的獨創,而首創者則是孔夫子。《春秋》的是非標準主要是“君君、
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名分和與之相應的禮制[注],凡有違背,皆在譏貶之列,
讓正義與邪惡,昭昭若揭,通過讚揚什麼、反對什麼來體現他的思想和主張。因而
《史記》說:“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
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
(《太史公自序》)《孟子》甚至說:“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滕
文公下》)《春秋》的寫作方法(即“書法”)是“一字褒貶”、“微言大義”,
即《史記》所謂“約其文而指博”(《太史公自序》),文字簡練,寓意深刻。吳
楚之君實稱王,而《春秋》貶之曰子,踐土之會實召天子,而《春秋》書曰“天子
狩於河陽”,變被動受召的恥辱為主動巡視的威風。一字一句,都寄寓了孔子滿腔
的仁義禮樂用心,《春秋》已不再是簡單的史書,不再是舊時的陳跡,而是孔子倫
理思想和政治思想的藍本,是孔子禮樂社會的《理想國》!
做完這些工作,孔子似乎很疲倦了。成天精神倦怠,夜不成寐。從前由於對周
禮的執迷和對現實的無奈,常常夜夢周公,神交古人,現在連這點欣慰都沒有了,
真讓他傷心極了!一天夜裡,他忽然夢見自己坐在殯喪的位置上,醒來預感到自己
大限已到,將不久於人世。次日子貢來見,孔子對他悲歌:“太(泰)山壞乎!梁
柱摧乎!哲人萎乎!”歌罷潸然涕下。7天後,孔子卒,終年73歲。一代哲人就這樣
悲愴地離開了人世。其時魯哀公十六年,即公元前479年。
六、一代宗師 萬世師表
美國大百科全書曾這樣評價說:“孔子是中國古代的聖賢和偉大的哲學家。用
不著絲毫神化或把他抬高到神奇的地位,事實上孔子的學說已發揮了這種造型影響,
以至於要把中國人的生活之道用一個詞概括起來的話,那麼這個詞就是‘孔夫子主
義’(或‘儒家化的東西’)。”這段話如實地反映了孔子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下
面欲對孔了用以影響中國社會的思想體系作一大概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