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著皆約六經之旨而成文,抑邪與正,辨時俗之所惑。居窮守約,亦時有感激怨懟
奇怪之辭,以求知於天下;亦不悖於教化,妖淫諛佞詩張之說無所出於其中。四舉
於禮部乃一得,一選於吏部牢無成。九品之位其可望,一畝之宮其可懷。遑遑乎四
海無所歸,恤恤乎飢不得食,寒不得衣;濱於死而益困,得其所者爭笑之。忽將棄
其舊而新是圖,求老農老圃而為師。悼本志之變化,中夜涕泅交頤。雖不足當詩人
孟子之謂,抑長育之使成材,其亦可矣;教育之使成才,其亦可矣!(《上宰相書》)
韓愈的懇求並沒有引起當權者的重視,他的上書如石沉大海,無聲無息。韓愈
求仕不得,只好離開京城,懷著不得志的心情東歸故里。他經過潼關,游鳳翔,又
上書京西節度使邢君牙,坦誠地說:“布衣之士身居窮約,不借勢於王公大人則無
以成其志;王公大人功業顯著,不借譽於布衣之士則無以廣其名。”[注]企圖以此
說服權臣起用自己,但權勢者無動於心,韓愈極度苦悶。在歸鄉途中,見有人寵白
烏、白囗鵒西行送給天子,韓愈深有感觸,聯想到自己飽讀詩書,身懷抱負,卻不
得名於薦書,而這兩隻鳥只不過有華麗的羽毛,反得蒙采擢薦進,如此光耀,感物
傷生,心中極為苦澀,發出“遭時者雖小善必達,不遭時者累善無所容”(《感二
鳥賦》)之嘆。他把窮達歸因於命運的安排,只好按捺住自己要求出佳的迫切心情,
等待機會,相信“善上天之生余,亦有期於下地。”(同上)。
機會終於來了。第二年,因汴州發生叛亂,宰相董晉兼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
使。韓愈被辟署試校書郎,汴、宋、亳、潁四州觀察推官,隨董晉由洛陽到了對州。
這是他第一次做官。”他經過多年的努力,終於得到了一官半職,應該說已如願以
償,以後就只等平步青雲了。一年以後,他又以疾辭。貞元十五年二月,董晉去世。
不久,汴州發生兵變,韓愈攜家出城,輾轉依於武寧節度使張建封,被闢為推官。
韓愈剛過而立之年,入仕日淺,年輕氣盛,對官場缺乏深入的了解,不諳人情世故,
對上司往往發言直率,無所畏忌。貞元十八年,調授四門博士,做了學官。此時的
韓愈,已經成了文壇領袖、名動海內。第二年,韓愈晉升為監察御史,這年他36歲。
此時,他與文壇的另兩位領袖柳宗元、劉禹錫結成了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