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是氣運動變化的規律。氣的運動是千變萬化,而萬物生長發展都有一定的秩序,
張載把這個秩序稱為理,“萬物皆有理”,理是氣的條理,不過張載並沒有深入討
論理的問題。到二程創立以天理為本的理論才深入討論理與氣的關係。
張載主張“一物兩體論”。他在中國哲學史上第一次明確地提出世界運動的本
源是事物內部陰陽的對立統一,“氣有陰陽,屈伸相感之無窮”。他把陰陽的動靜
相感之性,稱為太和,稱為道。太和的升隱浮沉,糹因縵屈伸,是一切運動的動力,
歸根結底是陰陽的對立與交感,一切具體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是由於內部的對立與交
感,他把這個規律概括地稱為“一物兩體”。“一物兩體,氣也。一故神,兩故化。”
[注]因為一氣內部有陰陽兩方面的交感,所以有各種各樣難以預測的變化,所以稱
為神。而陰陽的交感最終表現為一氣的變化。
張載的“一物兩體”論闡明了宇宙萬物的矛盾現象,指出事物內部對立統一的
特徵,他是沿著《周易》“易有太極,是生兩儀”的陰陽對立統一思想發展而來的,
任何事物內部都有陰陽兩個方面,這就是兩。陰陽兩個範疇可以包涵虛實、動靜、
聚散、清濁等多種範疇,它們最終是統一於一個氣。所以,一與兩是互相依存,不
可分開的。一氣而含有陰陽的交感變化,所以天地萬物能夠生生不息,處在永恆的
生長和消亡過程中。
張載的一物兩體論,表明他對事物內部的對立統一的矛盾法則有相當的認識。
不過由於時代的局限,他認為”有象斯有對,對必反其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
解”。對立的雙方必然會有鬥爭,而鬥爭的結局卻是二者的和解而達到新的統一。
這與辯證唯物主義的對立統一觀還有相當距離。張載的相對、相仇、和解,主要還
是描述“氣本之虛”的宇宙運動,氣凝聚為萬物就有象有對,萬物再返歸大虛就是
和而解。
中國古代講氣與陰陽的哲學家不少,但以氣為基點建立一個系統的宇宙本體論,
張載卻是第一人。他從太虛即氣,陰陽交感產生萬物,從神,天道,到理,展現一
個有機而和諧的宇宙整體。新儒學尋求的是天與人合一的共同的本,張載找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