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頁(2 / 2)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全集》卷11《與李辛2》)“心即理”

是陸九淵心學體系的基本命題。在陸九淵看來,“理”不在人的心外,它存在於人

的心中,只有通過人心的活動,才能感知天地萬物的存在,才能體認天地萬物之理。

雖然講心理合一,但必須通過人心的活動,才能體認“理”的存在,認識它的內容

和實質,這就是後來王守仁所說的“心外無理”。

那麼,陸九淵所講的“心”,究竟指客觀性的人心,還是指他自己主觀的心呢?

他說:“心,只是一個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載聖人之心,下而千百載

復有一聖賢,其心亦只是如此。心之體甚大,若能盡我之心,便與天同。”(《全

集》卷35,《語錄》)從字面上看,這個“心”包括了他自己的心,朋友的心,千

百載之上聖賢之心,千百載之後聖賢之心,自然是客觀的“心”了,但是,最重要

的,還是指最後那個“我之心”,因為只要“盡我之心,便與天同”。因此,他的

這個與“理”等同的“心”,基本上是指作為主觀精神的“我之心”。這個“我之

心”是根據孟子“萬物皆備於我”而來。他說:“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謂‘萬

物皆備於我’。昔之聖賢,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同上卷1《與侄孫氵睿》)這

就是說,從前的聖賢之心,同我的心是一致的,只是先於我心所得而已。他自認為

是孟子以後心學的繼承人。十分明顯,陸九淵是一個徹底的主觀唯心論者。

對於“萬物皆備於我”這個主觀唯心主義的命題,陸九淵作了如下發揮:

孟子曰:“所以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所以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此天之

所與我者,我固有之,非由外鑠我也”。故曰“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

大焉。此語之本心也。”(同上)

既然自己生來就具有“天之所與我”的“良知”和“良能”,只要將這種先天

的良知良能發揮出來,使之充分發生作用,做到“盡我之心,便與天同”。因此,

他又說:“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滿心而發,充塞宇宙,無非此理。”(《全集》

卷34)他甚至還提出了“六經注我,我注六經”(同上)的論斷。在這裡,陸九淵

不但顛倒了物質和意識的體用關係,並且還無限制地誇大了主觀精神——“心”的

最新小说: 玩游戏之后 [咒回同人] 每天都想叛逃高专加入咒灵 [咒回同人] 网恋对象是最强 春桃(古言,1v1) 操狐(强制甜宠、1v1、古风玄幻、高) 混沌月光(骨科 H) 【np万人迷】人人都爱辛西亚 努力达成be结局失败后(西幻nph) 北冥有鱼【探案】 渴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