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原來用這些,是銅錢不夠用。那麼,永叔,我問你,天下間需要多少銅錢才夠用呢?天下間又有多少銅,能不能鑄出夠使用的銅錢來?」
「天下間不管有多少銅,都不可能鑄出夠使用的錢來!此事明白至極,世間的人哪有嫌錢多的?你有再多的錢,他也可以存在窖里,留給子孫!」
徐平哈哈笑道:「自真宗朝到現在,三十年間,其他地方不論,就以京城來說,物價翻了一番為止。以前斗米不到三十文,如今六十文尚且不止,哪個會在家裡藏銅錢?」
第229章 講不清楚
真宗皇帝中後期迎天書,東封西祀,廣撒金錢裝點太平氣象。從那個時候起,物價便節節攀升,以前或許會有富貴人家窖藏銅錢,這一二十年哪個還會那麼傻?
銅錢作為實物貨幣,一般來說確實可以保持幣值的穩定,但前提是能夠讓銅的實用價值發揮出來。現在朝廷的銅禁一年嚴似一年,銷錢鑄器是大罪,實際上斷絕了銅錢多發時的退出機制,使民間的銅錢一年多似一年,已經有了向信用貨幣轉化的苗頭。
不管是金銀布帛還是銅錢,作為實物貨幣能夠保持幣值穩定的一個前提就是它們可以方便地退出流通。當社會中的這種貨幣過多,便會自然地從流通領域退出來,或者被儲存,或者被鑄成實用的物品,使流通中的貨幣一直保持一個合適的數量。
現在的銅錢顯然已經沒有了這個特性,再用實物貨幣的性質來分析,自然便會犯錯誤。歐陽修考之古籍,古時可沒有如此嚴厲的銅禁,書里怎麼會說明這種情況。
歐陽修是個死硬到底的性子,手裡捏著酒杯道:「待制,這話你就說得差了。幾十年前國家人口稀少,田地卻不少,糧食自然便就便宜!」
「哦,糧食便宜你可以這樣說,那麼為什麼就連銀價從每兩八百文也漲到一千多文了呢?為什麼肉價魚價通通都漲了呢?」
「那自然是人多了,吃的也多了,用的也多了,價錢自然就漲了!」
徐平一怔,倒還沒想到他能說出這道理來。供求關係也是價格的一個決定因素,這倒是沒錯。這幾十年國家休養生息,人口增長很快,這是事實,但用人口的增長直接說明供求關係的變化卻是不對的,因為多出來的人口會自然地參與到生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