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參有些遲疑,想了一會試著說道:「是否可算知情而取?」
徐平笑道:「他不是取,他是賣啊!這個童七郎,可不簡單啊,做什麼事情都算在官府的前面,連律條都如此清楚!李通判,你可是要上心了,不要被一個燒瓷器的小民耍弄。這件事再加上他參賭每次都只帶一貫錢,這是故意鑽律條的空子,做了事還不想受嚴懲。如何處置,你可要仔細想好,不然會被百姓恥笑!」
徐平心裡感興趣的,是突然發現這個年代造假貸冒充不好判罰。雖然可以算是詐欺官私財物罪,依盜賊論,但仔細想想,這樣也不合理。
《唐律》中大量的其他罪行,都會註明到了什麼程度與盜賊同,還是按照治理盜賊的原則來懲罰。把經濟案件一股腦全部算成刑事案件,在商業不發達的時候還可以說得過去,簡化法律規條,但商業繁榮起來這樣做就不合理了。
商業行為中各種說不清楚的違法違規數不勝數,如果都按刑事犯罪那樣,不僅僅是處罰過重的問題,而且審理起來曠日持久,勢必會影響商業的繁榮。但是法律規條不改,也不敢快審快判。刑律動不動就流幾千里,甚至殺頭破家,一旦有錯就無法挽回,審理的官員在會被追責的情況下必然束手束腳。
看來,商業要想正常發展,還要有相適應的法律法規,不然終究會出亂子。現在還只是三司自己發力,一旦把民間的商業行為也帶動起來,這問題可就突出了。
李參就是覺得童七郎的案子難以下手,才來問徐平。若想重判,沒有適用的法律規條,李參又沒有法外施刑的魄力,當然他也沒有那個資歷與聲望。
徐平是有的,李參正是想讓徐平把事情擔起來,對童七郎法外施刑,一了百了地解決河陰縣這裡的亂局。
法律定出來並不是死的,終究只是個參照而已,官員並不一定要完全按照法律判案,只要你的理由能夠得到上司和百姓的認可就行。像春秋決獄之類,法外施刑,一事一議,以後其他案件不能援引成例而已。
但要這樣做,官員自身資格要過硬,讓別人說不出話來。
像張詠為崇陽知縣,管庫小吏帶一文錢出來,被發現之後向張詠叫板:「一錢何足道,乃杖我耶?爾能杖我,不能斬我也!」便就是當時規定,盜罪一貫以上才能處斬,一文錢按律最多就是杖刑而已,而且張詠作為知縣只能判杖刑以下的案子。
結果張詠留下了那流傳千年的判詞:「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然後親自持劍斬了小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