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說遊牧民族平時騎馬所以打仗的時候有優勢,這一點成立,漢人平時揮鋤頭舞鐮刀也同樣是優勢,優勢還更大。真正的原因還是農耕民族軍事文化的斷層,從五胡亂華到安史之亂,再到大宋立國,按照遊牧民族的軍事文化去想問題已經成了主流,此時的文人論兵就是從這種軍事文化基礎上來的,自然是南轅北轍。
第140章 寬嚴並用
文明人總是想得多,當文明毀於野蠻,便會有人不厭其煩地向別人灌輸,失敗不是因為戰爭沒打好,而是從文化根子上就錯了。之所以被野蠻的族群打敗,是因為文明不適於戰爭,不只是你們的文化不適於戰爭,就連你們的人種都不適於戰爭。總而言之,要想在野蠻人的進攻面前站住腳,就要改變自己的文化,甚至置換自己的人種。
於是,一個早已達到高度文明程度的族群,就再也站不起來了。
中原王朝因為內亂被遊牧民族乘虛而入,此後在漫長的數千年歷史中,雙方衝突中實際上依然是以農耕為主的中原王朝占上風,但無論在當時人,還是後人的印象中,卻都認為中原孱弱不堪戰。特別是從中晚唐後,尤其如此。說一千道一萬,這種認識是伴隨著遊牧民族的軍事文化成了中原王朝的主流,把曾經的軍事文化替代後出現的。與軍事制度的斷層相比,這種軍事文化的改變影響更加大,扭轉也更加困難。
學習是非常難的事情,胡服騎射使趙國變得強大,是因為學了胡服騎射的趙國還是那個中原的趙國,而沒有變成胡族的趙國。學習是要本於自己,吸收學人好的東西來加強自己的弱點,而不是跪在地上仰望以為自己不如人,把什麼都抄過來。但話是好說,當你一次又一次地跌倒,別人還要你一次又一次地爬起來戰鬥,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這個時候有個聰明人來告訴你,不用站起來了,你只要以後一直在地上爬著走路,豈不是好?又有多少人能夠抵擋得住這樣的誘惑?這片土地上從來不缺少這樣的聰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