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的計劃,還是與鎮戎軍周邊的寨堡體系有關。為了把守道路,屏護熟戶,宋朝在鎮戎軍山中有許多寨堡。這些寨堡大多沿河谷而建,天然地形成了道路。只要沿著這些建寨堡的川谷,大軍便就可以行進,由寨堡提供補給。
這種格局聽起來不借,但卻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兵力過於分散。從總兵力看,宋軍並不弱於党項軍,但這龐大的兵力都分散到各個寨堡上了。在任何一點,宋軍在人數上都處於絕對的劣勢,很容易被党項各個擊破。而一旦沒有大將主持前線戰事,各寨各堡又互不統屬,各自作戰,給了敵人一個一個從容擊破各寨堡的機會。
處處設防,便就相當於處處不設防,在任何一個方向宋軍都處於絕對的劣勢。沿著川谷一字排下來的寨堡,每次對敵都是最前邊的一個,其他寨堡只能看著。党項只要突破了一點,便就勢如破竹,沿著這條道路長驅直入。而寨堡里儲備的糧草,又為進攻的党項人提供了補給,讓他們肆無忌憚地深入宋境,直到碰上他們攻不破的大城。
徐平初到秦州,便就大規模地裁撤寨堡,便就是這個原因。本來是防守的戰略,卻在各條道路上建連綿不絕的補給點,生怕來犯的敵人餓著了。依託要地,手握強大的預備隊才是防禦的正常做法,撒胡椒麵一樣處處是基地,相當於幫著敵人打仗。
不過任福此來是進攻的態勢,山中連綿不絕的寨堡就是優勢了。他可以選擇在鎮戎軍一帶據守,也可以選擇一條山中道路,一路攻到天都山去。有寨堡在那裡,他甚至都不需要擔心補給的問題,只要沿著既定的路線一直前行就好。
此次北來,他跟參軍耿傅兵分兩路。耿傅帶一小半人馬,從瓦亭寨沿著葫蘆川河谷的正常道路一直北行,直入鎮戎軍。任福則帶大部分兵馬,沿著山間道路,過張家堡、懷遠城到得勝寨去。視元昊的行蹤,或去石門堡,或直入天都山腹地。
劉進吩咐了探視軍情的親兵,重新回到任福身邊,叉手道:「大帥,鎮戎軍西路都巡檢常鼎、同巡檢劉肅,聞兵馬到此,特來參見!」
任福轉過身來,道:「好,我便回堡,見一見他們。」
說完,與劉進一起,下了小山,回到堡里。
常鼎和劉肅正由任福的兒子任懷亮在官廳用茶,任福進來,忙起身唱諾。
參見罷了,任福問常鼎:「北邊隴右都護府諸軍打得好生順利,天都山中的昊賊已是旦夕可滅,要跑必走鎮戎軍以北。這一帶正是你們所管,番賊可有什麼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