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叛逆少年
亨利夫婦婚後很快就有了孩子。1882年,長女西比爾出世。1883年,哈羅德出世。1886年,唐納德出世。1887年,伯納德出世。1889年,尤娜出世。這樣,到了1889年,亨利一家已經有了五個孩子。這年春天,亨利接受了一項任命:去澳大利亞的塔斯馬尼亞擔任大主教。於是,兩歲還不到的伯納德·勞·蒙哥馬利便開始了他一生中的第一次跨洋旅行。經過七個多星期的顛簸,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塔斯馬尼亞。
在塔斯馬尼亞,亨利·蒙哥馬利主教專心致志於自己的工作,而莫德則把主要精力放在對子女的哺養與教育上。
到塔斯馬尼亞不久,大女兒西比爾不幸夭折。這以後,莫德在塔斯馬尼亞又生了三個孩子。除了他們以外,她還需要撫養寄居在他們家中三位遠房親戚的孩子。可以說,這是個兒童成群、食口眾多的大家庭。
亨利主教一心撲在教務上,無暇理會家中瑣事,這樣,管理這個大家庭的重任便落在莫德身上。主教的收入並不算很多,而家中人口多,確實需要很多開支,這使得莫德常常感到手頭拮据,久而久之,莫德的脾氣變得越來越糟糕。為了讓孩子們聽話,不給她添亂,她訂下了嚴厲的家規,孩子只要違犯,便予嚴懲。這使孩子們對他們的母親畏之如虎。也許是老夫少妻的緣故,她甚至對亨利也是愈來愈專橫,橫挑鼻子豎挑眼,而亨利對她也總是像上帝寬恕一切似的,忍氣吞聲,逆來順受。比如,莫德就曾訂下這麼一條規矩:無論是烈日炎炎,還是颳風下雨,家中所有的人在午後都必須進行兩小時戶外活動,以便讓她能夠在屋裡安靜地休息。至於主教本人,可以留在屋內,但只能呆在書房裡,且不得來回走動、發出聲響。
莫德對孩子們的一些規定應該說沒什麼錯。比如,她規定孩子們黎明時起床,自己收拾房間,穿戴整齊。七點半時,自習功課。八點鐘時,莫德要對孩子們的房間和穿戴進行檢查,合格後,大家才能吃早飯。然後,孩子們繼續學習。課餘時間,孩子們要自己去砍木柴,以保持教室的溫暖。晚上,他們還得自己動手準備自己的晚餐。這對培養孩子們嚴格自律、吃苦耐勞是很有好處的。遺憾的是,莫德在實施這些做法時,過於簡單粗暴,孩子們稍不合意,她便棍棒相加,使得母子之間缺乏親近感。多數孩子在她這種教育下唯唯諾諾,循規蹈矩。而蒙哥馬利卻顯得有些與眾不同,在他身上似乎有著一種天生的叛逆的氣質。作為一個孩子,母親的責罰雖然也讓他害怕,可他反抗的意識卻像是一粒草種,一有縫隙便要向外冒。同母親的對抗,成了他生活早期的一項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