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祭壇在新石器時代中後期,表現在宗教方面的考古資料還有祭壇。祭壇是原始人從事某種祭祀活動而特意建立的建築物和祭祀活動的場所。這種遺蹟現象雖然不多,但有幾處典型的遺蹟對了解原始社會的祭祀活動有很大幫助。考古資料中,真正作為祭壇報導的可見浙江餘杭瑤山良渚文化的發掘資料①。1987年,在瑤山發掘了一處良渚文化的祭壇遺蹟,呈平面方形,由紅土台、灰土圍溝和礫石面組成的三重建築遺蹟,總面積達400平方米。最裡面略為偏東,是一座紅土台,平面略呈方形,長7.6-7.7米,寬5.9-6.2米。第二重為灰色土,在紅土台四周挖鑿一條圍溝,深0.65-0.85米,邊壁與底邊平直方正。在灰土圍溝的西、北、南三面,各有一個黃褐色斑土建築的土台,寬分別為5.7、3.1、4米,檯面上較多的礫石,可能當時是一個礫石台面,台面的西部和北部邊緣,各發現一道由礫石迭砌的石墈,迭築整齊,呈斜坡狀,西側石墈殘長11.3米,北側為10.6米,高度約0.9米。石墈的護坡為較硬的褐色斑土。從報導資料看,祭壇南半部,分布排列有序的兩排墓葬,在清理的12座墓葬中,除一座較小外,其它形制都較大,隨葬品也比較豐富。小墓隨葬品也達12件,而M7多達160件,並且以貴重的玉器為主,可能墓主人的身份不同一般。在這些墓葬中,有兩座最富有的墓,安排在祭壇的東南角,看來在宗教上有一定的意義。儘管祭壇的相對時間早於墓葬,但它們都是同時代的產物。所以祭壇與墓葬有著密切的聯繫。
根據土壇的位置和建築方法來看,這種建在山頂上的土壇,可能有著通天之意,所以被認為是一處以祭祀天地為主要內容的祭壇。
1982年,遼寧省博物館在喀左縣東山咀紅山文化遺址中,發掘出了規模較大的石砌建築祭壇基址①,這處祭壇位於喀左縣大城子鎮東南4公里的大凌河西岸大山山口的梁頂之上,面對開闊的大凌河,面積為2400平方米,祭壇的布局分為中心、兩翼、前後兩端三個部分。
中心部分為一座大型的方形基址,東西長11.8米,南北寬9.5米。基址上部堆積有50厘米厚的灰黑土夾碎石片層,下部有30厘米的黃土堆積。最下邊的黃土硬面上置有石堆和零散石塊,基址四邊砌有石牆基,石塊一般都經過了加工,中間還有大片的紅燒土硬面,並發現有房子遺蹟和已經石化的人骨、獸骨以及形制特異的陶器等。
兩翼部分還可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部兩翼和南部兩翼建有互相對應的石基牆。前端部分又可分為石圈形台址和多圓形石砌基址,前者直徑為2.5米,周圍以長方形石片鑲嵌邊緣,顯得十分整齊規整,石圈內還鋪墊一層大小相近的小河卵石。後者直徑3-4米,石圈內鋪有較小的石塊以形成台面。
另外,在遺址南部石圈形台址東北側,發現一具完整的人骨架,在人骨的頭部和腳端兩側各置兩塊不規則的石板,應該與祭祀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