愷撒取得政權以後,對政敵實行寬大懷柔的政策,獲得了一部分元老貴族和騎士的支持。公元前48年,愷撒率軍進攻希臘,討伐龐培。龐培被打敗,逃到了埃及。愷撒也追到埃及。埃及國王為討好愷撒,派人刺殺了龐培。埃及國王把龐培的首級和戒指獻給他。看著龐培蒼白而熟悉的面孔,愷撒流出既感傷又欣慰的淚水。他為昔日的同盟和女婿,今日的敵人舉行了正式的葬禮並追殺了謀害龐培的兇手,並把依附於他但當時被逐出埃及的女王克婁巴特拉七世扶上台。
在肅清了小亞細亞的龐培殘部勢力之後,愷撒以盛大的凱旋儀式回歸羅馬,成為羅馬獨一無二的獨裁者,在公元前44年成為終身獨裁官。
但是愷撒的獨裁和實行的一系列措施,削弱了元老貴族的勢力,更引起了他們強烈的不滿。他們視愷撒為共和國的顛覆者和王權的覬覦者而加以反對。
公元前44年3月15日,愷撒隻身一人到元老院開會。雖然有人事先警告他這天有人要暗殺他,但他沒帶衛隊,他認為那是膽小鬼幹的事。他從容地坐在他的黃金寶座上,笑著說:“今天不就是3月15日嗎?”一個刺客假裝懇求他辦某件事,抓住他的紫袍,這是行動的暗號。所有陰謀者一擁而上,他身中23處劍傷,倒在龐培雕像的腳下。在政治的浪潮中乘風破浪了幾十年的愷撒,儘管取得了至高的地位,最終還是喪身於政治的漩渦之中。
“第一公民”屋大維
“我接受了一座用磚建造的羅馬城,卻留下一座大理石的城。”這是羅馬帝國的創建者奧古斯都,原名蓋烏斯·屋大維充滿自豪地說過的一句話。他要讓羅馬人從戰爭中解放出來,“永遠過和平的生活”。他也的確實現了自己的諾言,在他統治的43年,是古羅馬經濟上最富庶的時代,又是古羅馬文學上的“黃金時代”。公元14年8月,當他死去時,羅馬元老院決定將他列入“神”的行列,並且將八月稱為“奧古斯都”。
公元前63年9月23日,屋大維出生於一個羅馬騎士家庭,他的母親阿提婭是當時的羅馬獨裁者愷撒的姐姐尤利婭的女兒。憑著這層關係,15歲時屋大維被選入極有權勢的大祭司團。由於屋大維從小表現出聰慧機敏、果敢大膽的優秀資質,深得愷撒的喜愛。愷撒曾把18歲的屋大維送到伊利里亞的阿波羅尼亞(今阿爾及利亞境內)學習,並把他收為養子。
愷撒被刺時,屋大維19歲,正在阿波羅尼亞城為愷撒遠征帕提亞(今伊朗一帶)做準備。愷撒在遺囑里將自己財產的3\/4贈與了屋大維,並將屋大維立為自己的繼承人。
得悉愷撒的死訊後,屋大維返回羅馬,依靠愷撒遺囑留給他的財產和豪富親友的資助,在元老院的支持下募集了一支軍隊。當時愷撒的部將安東尼自命為愷撒繼承人,並占據了他的財產,對屋大維採取蔑視和敵對的態度。
公元前43年,屋大維趁安東尼出兵在外,率軍進入羅馬,獲得了元老院的支持。此後,屋大維、安東尼、雷必達三位實力相當的人物達成協議,締結盟約,共同執政,史稱“後三頭”政治同盟。這實際上是一個軍事獨裁集團,在“安定國家的三頭政治”的名義下,奪取了國家最高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