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2 / 2)

啟蒙運動的先驅

啟蒙,就是開啟智慧,是通過教育和宣傳把人們從愚昧、落後、黑暗的封建社會中解放出來,使人們擺脫教會散布的迷信和偏見,從而為爭取自由和平等去鬥爭。

啟蒙運動是18世紀發生在歐洲的一場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和文化革命運動,它為資產階級革命作了思想準備和輿論宣傳。

啟蒙運動的中心在法國,伏爾泰是法國啟蒙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對18世紀的歐洲產生了巨大影響,所以,後來的人曾這樣說:“18世紀是伏爾泰的世紀。”

伏爾泰原名弗朗索瓦——瑪利·阿魯埃,伏爾泰是他的筆名。1694年11月22日,他出生於巴黎一個富有的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是一位法院公證人。

伏爾泰少年時期就讀於耶穌會創辦的大路易學院,以後一段時期攻讀法律,但不久就放棄了,因為他立志成為詩人。他的確有詩人的天賦,他經常出口成章,即興寫詩。由於他寫了一首嘲笑貴族的諷刺詩,結果被關進巴士底獄。在獄中,他仍然堅持創作,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悲劇《俄狄浦斯》。1718年,《俄狄浦斯》在巴黎上演,獲得成功,他一舉成名。

此後的60年間,他一直是法國文學的主要人物。後來,伏爾泰和一個貴族羅昂騎士公開論戰,這個騎士唆使一幫惡棍毆打伏爾泰,第二次被關進巴士底獄。伏爾泰答應羅昂離開法國,不久被釋放出獄,前往英國。

在倫敦,伏爾泰深刻體會到英國資產階級民主制度比法國封建統治優越。在此期間,他結識英國的文學名士,其中包括傑出的諷刺小說家斯威夫特,他尤其喜愛莎士比亞的蓋世之作。在學習研讀中,他的思想漸具其形。

兩年多以後,伏爾泰從英國回到法國。在此後數年中,他寫出了歌頌民主和共和制度的歷史劇《布魯杜斯》和反對宗教狂熱的悲劇《采兒》,這兩部劇的上演都獲得成功。在寫作的同時,伏爾泰還投資商業活動,積累財富,使他此後得以過著優裕的生活。

1743年,伏爾泰發表了《哲學書簡》,在這部書里,他讚揚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後取得的成就,批評法國落後的封建制度,宣傳唯物主義哲學思想。他認為人一生下來就應當是自由的,在法律面前應當人人平等。他主張在法國建立一個在“哲學家”引導下,依靠資產階級力量的開明君主制,國內有言論出版自由等。

最新小说: 变人(哨向1v1) 闻教授再不理我要闹了 危!对家有读心术 被阴湿男鬼囚禁后 每天都被美男抓着操(nph) 绊惹春风(双重生) 和哥哥的恋爱日记 香山浔风 卷子 「猎人」在杀你的36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