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頁(2 / 2)

1949年,畢卡索向國際會議——保衛世界和平大會捐獻了一幅石版畫,畫上是一位俊秀美麗的少女頭像,邊上有一隻振翅欲飛的鴿子。

這幅畫簡潔明快地表達了人民愛好和平的熱切願望,畫上那只可愛的白鴿,立即成為和平的象徵,迅速出現在世界各地,被人們稱為“和平鴿”,畢卡索則被稱為“和平鴿之父”。

1973年4月8日,畢卡索在法國穆甘逝世,享年92歲。他一生的作品,據不完全統計,有油畫1885幅,素描78089幅,版畫30000幅,雕塑1228件,陶品3222件,另有速寫數百本。如此多的作品是空前絕後的。畢卡索憑其充沛的精力在藝術領域奮鬥了一生。

第64章 亞非拉星火(1)

從奴隸到將軍

1804年1月1日,海地人民正式宣布獨立,世界人民為之震驚,這是拉美歷史的新篇章,掀開了世界各地殖民地地區人民爭取獨立的序幕。

海地是加勒比海上的一個小島,這裡原來生活著20萬印第安人,新大陸被發現後,西班牙殖民者來到這裡,把印第安人全部殺光了。他們從非洲運來了大量的黑人奴隸,強迫他們在種植園和礦山勞動。

後來法國打敗西班牙,占領了海地,並在這裡設立了總督以及龐大的殖民管理機構進行統治。到了18世紀末,歐洲市場上的蔗糖和咖啡,絕大部分是海地產的,其出口貿易額占法國殖民地總貿易額的一半。海地種植園成為法國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源泉。

海地人世代忍受著殖民者的殘酷壓迫與剝削。早在1790年,混血種人文森特、奧熱就率領250名混血種人和自由黑人起義軍舉行了起義。起義軍打擊法國殖民者,燒毀種植園,試圖用暴力手段爭取與白人完全平等的公民權,但是由於起義準備不足,也沒有提出反映廣大黑奴要求的革命口號,所以沒有得到廣大奴隸的支持,在法國殖民者的血腥鎮壓下,起義失敗了。

但這並未阻止海地人民爭取自由獨立的決心,一年以後,1791年8月,在黑人布克曼的領導下,廣大黑白混血人和自由黑人又發動武裝起義,黑奴也積極加入了起義隊伍。他們高喊“寧願死也比當奴隸好”的口號,猛烈地向殖民統治者和白人奴隸主發動進攻。

最新小说: 变人(哨向1v1) 闻教授再不理我要闹了 危!对家有读心术 被阴湿男鬼囚禁后 每天都被美男抓着操(nph) 绊惹春风(双重生) 和哥哥的恋爱日记 香山浔风 卷子 「猎人」在杀你的36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