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冷戰又開始了,國際政治出現了新一輪分化,分別形成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東方陣營。自此,這兩大陣營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等諸多方面展開了長期對抗,並且在軍事方面形成各自的軍事集團。1949年8月24日,以美國為首的12個西方國家組成的旨在對付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的一個軍事集團,即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
1947年,美國提出“杜魯門主義”和“馬歇爾計劃”,用以遏制蘇聯和控制西歐,並且成為美國對外擴張和抑制蘇聯的政策基礎。杜魯門主義是美國以希臘和土耳其受到“共產主義的威脅”為理由,表示美國要代表“西方自由社會”抗擊“蘇聯極權”,要在世界範圍內承擔反共義務。馬歇爾計劃旨在從經濟上復興和穩定西歐國家,達到既控制西歐和為美國商品擴大出口市場,又聯合西歐壓制蘇聯的雙重目的。
英、法、意等西歐國家也擔心難以獨自對抗蘇聯,願意利用美國力量壓制蘇聯。遏制蘇聯成為美國和西歐國家的共同政策,這樣就為建立北約集團在政治上鋪平了道路。
1948年2月捷克斯洛伐克發生政治危機,由於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掌握政權,捷克政府宣布退出西方陣營,加入到東方的社會主義陣營中。美國和西歐國家極為不滿和大為驚恐,並且把蘇聯看成了眼中釘。英國外交大臣貝衷的呼籲表現了整個資本主義社會的心聲:西歐面臨被蘇聯傾覆的危險,西歐各國應該聯合起來,建立一個能保衛西歐的聯盟。很快,這一呼籲便表現在了行動上。
同年3月17日,美國、加拿大、英國3國代表在華盛頓舉行會談,決定“擬定一項北大西洋區域集體防務協定的計劃”,最後,他們通過了美國草擬的《五角大樓文件》。隨後,英、法、比、荷、盧五國簽定“合作和集體防禦條約”(又稱布魯塞爾條約),以軍事同盟為核心,進行多方面合作,向建立北約走出了重要一步。
但是,西歐各國的不安並沒有隨著《布魯塞爾條約》的簽署而減輕,反而越來越重了。1948年6月,因為蘇聯封鎖西方國家進入柏林的水陸通道形成了緊張的軍事對抗局面,即“柏林危機”。雙方都調集大量軍隊,美國甚至將其用於投擲原子彈的b29轟炸機派往歐洲。一時間,紛紛傳言第三次世界大戰將要爆發。美國和西歐各國聯合的決心更加堅定了。
1948年7月6日,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比利時、荷蘭、盧森堡7國在華盛頓舉行會議,討論建立北大西洋安全體系問題。雖然各國的最終目的一致,但他們在會議中還是為了多為己國爭得一些利益而爭吵不休。
最後,參會各國通過了《北大西洋公約》,這一公約由序言和14個條款組成。其中,第三至五條最為重要。第三條規定集體武裝防衛;第四條規定協商共同行動;第五條規定:各締約國同意對於歐洲或北美一個或數個締約國之武裝攻擊,應視為對締約國全體之攻擊。締約國可以“包括武力之使用,協助被攻擊之一國或數國以恢復並維持北大西洋區域之安全”。為了吸引更多的國家參加到這個公約中來,各國並沒有在這一公約上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