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像“北京212”這樣身輕如燕,在可可西里腹地也仍然“誤車(陷、卡住車輪,或擔住底盤)”不斷。每次“誤車”,我都得和黨周(藏族,現為新華社青海分社社長)、馬千里(回族,現為新華社青海分社總編)、凌風(現為《民族畫報》高級記者)跳進沒膝深的冰河裡抬車。好在“北京212”整備重量只有1300kg,四條大漢一齊用力,然後再爬回座位喝二鍋頭。
“一去二三里,誤車四五回,下車六七次,八九十人推。”難怪當初美國陸軍要求車重不能超過1300磅,最終載入《大英百科全書》的“整備重量是1?噸。”
美國陸軍部在“班塔姆”基礎上參照歐版輕型軍車,最終由專業委員會拍板定型,批量生產。由於擔心班塔姆公司太小,大規模生產質量、產量難以保障,權衡再三,最後授權福特、維利斯·奧伯蘭兩家公司作為主供應商。生產過程引入軍隊“損控原則(Damage Control)”,所有零部件統一規格、可以互換。考慮小民營企業“班塔姆”原創在先、功勞最大,作為獎勵,獲得利潤可觀的零配件合同。美國陸軍部鼓勵自由競爭、兼顧三方利益,充分體現民主政府的管理作用。
與此同時,福特老闆自忖身為車行老大,理應獲得全部訂單,為表明自家產品血統正宗、出身名門,亨利·福特下令把自己生產的每個零部件、甚至螺絲都打上Ford的字頭“F”,以示牛B。
四、“如果是美國兵,為什麼不開吉普?”
陸軍把發明的新玩藝兒命名為“多用途車輛(General Purpose Vehicle)”,軍方代碼GPV,每輛售價700至780美元,車身一律噴成“陸軍綠”,以後配給海軍才出現少量“海灰”。想不到“海灰”因數量太少而成為“奇貨”,變成最搶手的收藏品。
吉普:二戰最偉大的發明(4)
為顯示新玩藝兒神威,參議員米德親自開GPV在國會山的花崗岩台階上表演爬台階,一群記者在旁邊追問這玩藝兒叫什麼,情急之中脫口而出“GP”。記者沒弄清楚GP到底是哪幾個字母,根據發音拼成“Jeep”發了出去,“吉普”見報後名聲大噪,立即被列為《租借法案》發往反法西斯盟國的頭號物資。
戰地記者把吉普車說得無所不能:“它像狗一樣忠誠,像騾子一樣強壯,像羚羊一樣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