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2 / 2)

我們終於在3月15日凌晨4時告別打擾多日的安曼,踏上重返巴格達的征程。整整兩個月前,我被中國駐巴格達大使、北大老校友鄭達庸揪著右胳膊最後一個邁出巴格達薩達姆國際機場海關。今天,鄭大使又率隊重返故地,而僅在三天前,包括CNN彼得·阿內特在內所有外國記者被限令四十八小時內離開伊拉克。前途吉凶未卜,但有鄭大使御駕親征,我特興奮。我們一行共有四輛汽車,開道的是伊拉克駐安曼使館的一輛白豐田,車上滿載著大米白面,遠遠地跑在前頭。我坐第二輛車,同車的曹武官和武官助理小李也是北大校友,一路並不感到寂寞。第三輛車坐著大使和其他隨行人員,最後一輛是二十噸奔馳卡車墊後,裝了滿滿一車食品和四百箱礦泉水,外加我們的兩個文字記者。

太陽就在我們的前面,安曼至魯威謝德快速路好似奔騰的伏爾加河蜿蜒而去,這段路長292公里,我已跑過兩趟。頭一次是和共同社記者北大校友河野澈往伊約邊境採訪難民,第二次是隨安曼首席符衛建再訪魯威謝德難民營,那天我曾把白奔馳開到一百六,嚇得老符又把方向盤要了回去。今天是第三次,沿途照例是層層盤查,不過比前兩次客氣得多,因為我們車上插了中國國旗,前有伊拉克外交官開道,後有中國大使作後盾。

中午10點,來到魯威謝德邊防站,在這裡辦完出境手續。再穿過七十八公里的中立區就要進入伊拉克國境了。公路上,十幾輛四十噸的貨櫃車正在等候過關,車身上掛有整幅白布,上用硃筆寫了很大的阿拉伯文,曹武官說寫的是“阿拉伯運輸協會”,運的是援助伊拉克的物資。其中一輛白色工具車尤為醒目,車身上畫有紅十字,寫著MedcinSansFrontier,我過去一問,是兩個說法語的比利時醫生,其中一個叫Dr.RenandToerk,他們是志願為伊拉克送醫藥的醫務人員。邊防站外,所有開往伊拉克方向的汽車都裝得滿滿的,連小轎車的頂蓬上全堆滿了糧食和汽油,用尼龍繩捆得牢牢的。所有的汽車都在這裡加足汽油,將備用油桶灌得滿滿的,因為自1月17日戰爭爆發以來,伊拉克就停止給市民供應汽油,黑市汽油比官價油貴九十倍。

10:30,我們駛入約伊之間的中立區,這段路長七十八公里,兩個月前,國際紅十字會在這一帶沿公路修了三座難民營,專門收容伊拉克難民,安曼首席符衛建曾帶我採訪過這裡的國際紅十字會代表PeterFierz。可現在這裡已經空空蕩蕩,僅剩穿深灰色制服的約旦警察照看著空空如也的大地。路口有一堆炸彈皮和其他爆炸物,全是美國轟炸伊拉克的產物,被集中在這裡,向人們展示“美國的罪惡”。其中一個挺新挺大,塗著草綠色的無光漆,由於車速太快,我沒看清是副油箱還是巡航飛彈。

11:00,我們駛入伊拉克邊境,雄偉的伊拉克海關在路北傲然聳立,疲憊的士兵四處可見。趁辦入境手續之機,我想把憋了一路的一泡尿解決掉,可就是找不到廁所,找士兵問,他們全然不懂英語,急得我原地打轉兒。情急生智,我解開褲子模仿撒尿的姿勢,士兵們頓時恍然大悟,甩手一指,我進了一座小樓。這裡根本不分男女,廁內“遍地人遺矢”,毫無立錐之地。我踮著腳尖,尋找淨土無望,只好就地解決。得意時吹著口哨四下亂望,猛抬頭,抽水馬桶的陶瓷水箱上赫然四個大字“中國製造”。

返回汽車,只見四個阿拉伯人正往我們車頂上裝麵粉,三隻大口袋捆得結結實實,任憑我們怎麼制止也無濟於事,最後還是鄭大使親自出馬,用阿拉伯語嘰哩哇啦一嚷,他們才作罷。聽司機講,這幾個伊拉克人由於食品短缺才到約旦來弄糧食,可沒想到截了外交車。按伊拉克法律規定,伊拉克人不准搭乘使團車輛,這幫原想揀便宜,險些惹了禍。

最新小说: 金玉满堂 太惹火,闪婚糙汉队长后五年抱三 农家小夫郎 不自量力 (刀剑乱舞同人)扮演刀剑,钓鱼执法 社死!舔狗对象竟是隔壁小王 沈教授腰细腿长,亲一口怎么了 称臣 (强制1v1) 白莲睡遍修真界 捡到破碎的耽美文男主(校园1v1,弯掰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