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1 / 2)

第五章

“怎么?”这一下轮到何庆奇张口结舌,如堕五里雾中。

话不说不明,从头说起,却又太费时间,不过总算已开了头,下面的话就比较容易说了。“这山上另有一条极隐秘的路,通到白马山下的飞凤村,这条路是弯弯曲曲极难走的一个山洞,孙副都头带着人来过一次,走通了。”何小虎又兴奋了,说话有些结巴,“他回去搬兵去了,很快就会到。”

“有这样的事?”何庆奇不信,“你怎么知道的?”

“孙副都头派了两个人留守,是他们告诉我的。”

“人在哪里?”

“在葫芦关东面,一个山洞里。”何小虎说,“两个人,我认得一个,是孙副都头身边的杨信。另外一个我不认识,这个人受伤了。”

“怎么呢?”

“遇见了契丹兵。”何小虎说,“杨信告诉我说,孙副都头只带了很少的人,出了九曲洞,设下疑兵。山腰的敌人,发现旗子,派人上来查。杨信他们两个人奉到命令,只许躲,不许跟敌人照面,所以东逃西躲,误打误撞逃到这一带。躲到夜里,想回洞口去等孙副都头,哪知那个兄弟摔了一跤,跌得很重,脑袋都磕破了。”

何小虎很起劲地在讲,何庆奇只是很仔细地倾听。一面听,一面想,有了许多了解,也有了好些疑问。如果这些疑问都能按照自己的希望消除,他决定要展开一番作为。

于是他开始发问:“小虎,林震呢?”

“他不是往那面去了?”何小虎答道,“当时他派我一个人去查发现的血迹。因为裹伤的布,是从我们的军服上撕下来的,所以可以断定是自己人。”

“你如果没有什么发现呢?”

“他让我回到上岭的那个地方,看情形办。”

何庆奇几乎可以判断确定,林震一行必在原处,而且必已发现自己这面大队的行动,或许会来归队。不然,派个人去也一定可以联络得上,总之林震的那一小队,一时不会有危险,且先抛开再说。眼前要弄清楚的是,九曲洞这方面的情况。“杨信他们在哪里?”他问。

“喏!”何小虎指着葫芦关的东北方向说,“在那面,藏在一个极隐秘的山洞里面。”

“你怎么找到的?”

“不是我找到他们,是杨信发现我。他出来找水,见我经过,突然从林子里跳了出来,倒吓了我一大跳。”

“这么说,九曲洞口的情形,他们也不知道?”

“是的。”

“那么,九曲洞的出口,是否已让契丹兵发现,派人守在那里,甚至孙副都头搬来的兵,已落入他们的掌握,都不清楚?”

“是的。”何小虎答道,“不过不要紧。杨信告诉我,出口之处,十分隐秘,即使契丹兵发现了,也只当寻常一个山洞,不会想到是一条秘密通路。至于孙副都头的人,照路程时间算,最快也要到天亮才会到。”

“嗯,嗯!”何庆奇将各种情况合在一起细想一想,大致了然。但为了确实,还得要问一问,“杨信他们的形迹,果真未落入契丹兵眼中?”

“是,杨信是这么说的。”

“然而,所设的疑兵,是让契丹兵发现了?”

“那当然。”

这就有一个疑问了。契丹兵只发现宋军旗帜,而空山无人,当然要研究:这些旗帜是怎么来的?旗帜不会凭空插上去。自然有人!人在哪里?

易地而处,何庆奇自问:遇到这样的情形会置之不问吗?不会,一定派兵搜索。

这样一想,便觉不妙。契丹兵是否已经派兵搜索过,谁也不知道,还得从时间上去判断。

“那是什么时候的事?”

“爷是说,杨信他们遇见契丹兵的时候吗?”

“是的。”

“昨天中午。”何小虎说,“他们捉迷藏似的,整整搞了一下午。”

听得这一回答,何庆奇精神一振。因为照此判断,只有少数侦察的契丹兵,在四处找寻。换句话说,一直到傍晚,尚无大队搜索的契丹兵上山。入夜以后,当然不会有行动,而敌将根据侦察的报告,很可能在天亮以后,派出大队。各种时机凑合在一起,从此刻到午饭以前的几个时辰,必有一连串发现,一连串遭遇,一连串的战斗。

强弱之势虽不同,但自己这方面:第一,掌握了先机,这是最宝贵的一个退可以自保、进可以克敌的因素;第二,地利上比较占优势;而况第三,还有后援的部队。

局势大有可为。只是需非常精细小心,将有限的人力,作最大的运用,同时对于地形亦应该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凭险设伏,以寡敌众。

“弟兄们,”他用兴奋而沉着的声音说,“我们不但已经死中求活,而且还可以败中取胜。不过,一个人要抵几个人用,大家拿精神出来!”

此言一出,个个不自觉地将胸一挺,有的还轻轻答应着。

“葫芦关上的敌人不会多,我们不妨硬夺。”何庆奇说,“现在听我分配。”

何庆奇下令:第一,陆虞候带八十人攻葫芦关,一半攻击,一半接应,接应的要守住关口,截杀逃出来的契丹兵。得手以后,迅即消除坡道上的障碍物。

第二,派人回到谷中去会朱副军头,将一切新的情况告诉他。只看葫芦关得手,合力消除障碍,撤退入关。

第三,派何小虎带两个人去会杨信,一起守住九曲洞口,等孙炎星一到,引领他们到葫芦关会齐。如果一时等不到,应派人到葫芦关联络。

第四,派人联络林震,到葫芦关报到,同时要设下一条联络线,将西面一带的敌情,随时通知陆虞候。

分派已毕,何庆奇攀上高冈,相度地势,发现东面山腰中隐隐一条往北的路,此外暗沉沉一片浓翠,看不出什么北进的途径。敌人如果黎明以后,派大队入山搜索,舍此路无他。

形势既明,要思索阻敌的方略。何庆奇胸头有一团晓风所吹不冷的热切雄心,等夺下葫芦关,孙炎星率队赶到,而朱副军头那三十名精悍选锋,又能脱困,诸事凑手,很可以大干一场。既然如此,山腰一径,能为敌所用,亦能为己所用,不必堵塞——像葫芦关的坡道,起先固可阻敌南下,而如今却成了自己这方面的障碍。塞路的措施,有利有弊,需要好好考虑。

继而转念,目前自己的兵力甚单,虽然凭险设伏,可以阻敌一时,只恐不能持久。首先,到现在为止,大家还不能饱餐一顿,只靠少数干粮,何能应付长时间的僵持?其次,每人一壶箭已用一半,无从补充,就跟赤手空拳一样。因此,塞路之举,不妨作为救急之计,预先有所准备,到那时候,伏兵能将敌人吓退最好,否则就顾不得以后,只好先保住眼前再说。

宗旨一定,毫不怠慢,亲自指挥,分两方面部署:一面指定隐蔽之处,分派弓箭手埋伏;一面自己带人绕到山路上,选定山坡上两株枝叶茂密的百年古松,刀斧齐施,由外向内,伐出一道三角形的缺口——到了紧要关头,只需狠狠加上两斧,两株松树就会向外折倒,横卧山路,挡住敌人。

整个计划的成败,系于攻夺葫芦关的得失。陆虞候了解到自己任务的重要,觉得心里很乱,既不安,又兴奋,以至于身子都有些发抖,呼吸都有些困难。

“这不行!”他对自己说,“这样子怎能担当大事?”

幸好遇到一道山泉,自崖壁上潺湲而下,他摘去头巾,将头伸了出去,让清凉的流泉,好好冲洗了一阵。晓风一激,其寒彻骨,但头脑却很清醒了。抹干头发,遥遥望去,葫芦关上静寂如死,正是展开攻击的大好时机。

于是陆虞候领队再走,渐行渐近,葫芦关的形势也看得相当清楚了,两面石壁,合成一道关门,就像整座山峰,硬劈成两半似的。关上有一间石头砌成的房屋,东西两面都有上关的小路,如果正面强攻,东西侧击,只要有一路成功,便可夺取全关。

时机迫促,不容仔细考虑,陆虞候依照何庆奇的指示,将所有的士卒分成两队:一队作为接应,拦截残敌;另外一队分成三小队,他自己带的那一队,担当正面,东西两翼,由两名小校分任领队。

“我们是突袭,也是硬攻,有进无退。”陆虞候说,“拿下葫芦关,大队才能站住脚;拿不下葫芦关,都困死在这里。别的不说,干粮就无法维持。我的话只说到这里,大家只懂得自己的责任。”

这两句话说得不怎么高明,但意思也还容易了解:是说此役关系全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我们三路并进,所以西面一路,应该先走。听我以响箭为号,一齐猛扑。”

“虞候!”东路领队有异议,“此刻契丹兵大概都还在睡梦头里,悄悄偷了上去,打他个糊里糊涂,措手不及,不是很好?”

“我也是这么说。”西路领队接口,“放一支响箭打草惊蛇,大可不必。”

“那么,怎么样才能一齐动手呢?”

“何必要一起动手?先到先攻,前后时间也差不了多少,等于一起动手。”

陆虞候不曾带过兵,到底不大内行,不过脾气很好,肯虚心服善,连连点头:“说得不错!依你!依你!”

于是西领队带队先走。将过关门,格外小心,集合手下的二十个人,先停下来看了半天,才指着关上说:“你们看,关上的守卫来回在走,我们要等他掉转身的时候,一个一个越过。要快,不准有声音。我先走,等到那面,看我的手势。”

说完,他伏身蛇行而过。关上守卒在东面,从西面偷看,十分清楚,等上面来回蹀躞的守卒掉转身往回走时,他赶紧招一招手,一连过了五个。看守卒又要转身面对关门时,摇摇手示意暂停。

这样到了最后一批,发生意外,功败垂成。关上的守卒,本来面朝里走,突然弯下身子来系绑腿,头一低,无意间向后看了一眼,发觉异样,赶紧转过身子来,关前越过的两条影子,已经落入他眼中。

那人的神色顿时紧张,匆匆走向一座木架,架上挂着一面锣。他一伸手摘下锣锤,就待往锣上敲——在窥伺着的西路领队,非常着急。只要一鸣锣报警,惊起全关,分头防守,那就是以逸待劳,凭恃地形之利,稳可固守,因而毫不考虑地加以阻止,抽箭搭弓,也不及细细瞄准,发出一箭,紧接着又抽第二支箭。

第一箭不会中,射在木架子上,但虽不中,却也有延缓对方动作的效果,那人吃了一惊,回头看时,第二支箭又到了,急忙一闪,只听“当”的一声,正射在铜锣上。

西路领队更为着慌,方寸虽乱却是斗志如虹,心里在想,形势已完全不同,如果自己再绕向西路去攻击,岂不迂拘可笑?当机立断,现在要争的是呼吸之间抢先一步的时机。即令那人惊动全关,大家披衣起身,得有一段时间,而且梦中惊醒,睡意犹在,一时也会辨不清楚是怎么回事,自己这方面只要弄成声势浩大的模样,一定会把他们吓得手足无措,夺路而逃。

主意打定,只觉平添了十倍的精神,他身子一长,将手重重地一挥,抢先入了关门。弟兄们见此光景,微一错愕,旋即明白:建功立业,就在此刻,也是个个抖擞,一阵风似的,跟着领队直扑了进去。

在后面的陆虞候既惊且诧,不知西路领队何以擅自行动,进攻正面。正要查问时,听得锣声,知道双方已经进入短兵相接的局势,这就没有什么好细想的了,立刻率领部下,飞奔而前,合力进攻。

将到关门,听得自己人在大喊:“杀,杀!”其声亢厉有力,可以听出高昂的士气,于是脚步越发加紧,冲到关门,方始收步。

朝上一看,石屋中正奔出来许多契丹兵,有的赤膊持刀,有的仓皇四顾,有的还提着裤腰,而自己这面的人数虽少,却舞刀直前,如出柙猛虎一般,气势悍猛非常。

陆虞候大喜,拔步飞奔,同时也喊:“杀!杀!”喊一声,手一挥。他的部下依着他的手势,高声附和,一时山鸣谷应,倒像有千军万马似的。

这时东路已经发现正面发生冲突,自然加紧支援,同样也是呐喊而上,三面合围。守关的契丹兵只得三十多个人,卸甲丢盔,溃不成军,四散而逃。却又因路路有人严阵而待,闯不过去,情急之下,唯有作困兽之斗,猛力反扑,人自为战,因而宋军亦颇有死伤。

但是整个胜负之势,已算定局。陆虞候已占领了石屋,却苦于未曾带得一面宋军的旗帜,可以高高升起,通知何庆奇、朱副军头、林震,甚至何小虎。

因此,他将肃清残敌的工作,交了给东路领队,自己将西路领队找了来,商量下一步的行动——自接战以来,这是两个人第一次聚在一起,相见之下,都有一种不能信其为真实之感。朝阳影中,望着满地敌尸,心里在想:怎么一下子会到了这里?

一夜未睡,精神亢奋,脑中空空的有种虚幻的感觉,然而晨曦刺眼,确确实实地意识到绝非梦境。相视而笑,都不知从哪里说起。

“亏得你,多亏得你!”陆虞候说,“不过我真弄不懂,怎么一下子会变了计划?”

“这是逼出来的。真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大功一件——”

“不!”西路领队抢着表明态度,“未遵命令,应该处分。如果算我将功赎罪,已经很感激了。”

“没有这话。这种突袭,本来没有定法,全靠随机应变,我自己知道。我会跟何将军报告你的功劳。闲话少说,葫芦关是一个四方联络的中心,大家都在等着看动静,好相机联络集中,可是没有一面旗子岂不伤脑筋?”

西路领队想一会儿说:“有法子了!挂一面白旗好了。”

竖白旗表示投降,四面宋军必能了解葫芦关已落在自己人手中。这个处置极妙,陆虞候欣然接纳,亲自动手,找到一方白布,升上旗杆。

朱副军头就在等关上“易帜”,一看是面白旗,只当守关契丹兵已经投降,依照何庆奇的通知,入关坡道就可打通,自己的三十个人由此脱困上关,这是一条生路。无奈与南口监视的契丹兵相持不下,自己往后一撤,对方一定会追击。

朱副军头心想,以寡敌众,所守的就是这道口子,用弓箭严密封锁使敌人不得越雷池一步。这道口子一失,敌人反客为主,抢占了这道口子,就像一把捏住了袋口一样,自己这面三十个人,真是成了人家的囊中之物,予取予携之。

苦思焦虑之下,只有行险以求侥幸的一法。这个法子是骗一骗敌人,骗得过可以脱困;骗不过,不妨迎头截杀一阵,反正杀他一个够本,杀他两个有赚头,总归不会吃亏。

主意打定,立即着手,第一步要看风向。谷中聚风,相当平静。这在天时地利上,首先就很有利,成功便有一半的把握。朱副军头相当高兴,就近指派了几个人割取野草,堆在一边;同时下令,凡贮备着饮用清水的,即刻先喝一饱,其余的交了出来,则有重要用处。

这个重要用处是,将大部分的野草泼湿,然后回身细看葫芦关前的坡道,障碍物虽未完全消除,却已开通一线之路,可以上得关了。时机既到,无须迟疑,下令将野草都移到谷口,下面干草,上面湿草,分布得相当均匀。

“大家注意,”他宣布了撤退的计划,“一等野草点着,后队改为前队,尽快上葫芦关,不准争先恐后,拥塞在坡道上,也不准弄出声音来。一要快,二要静!”

说完,亲自点起火种,五六处一齐燃烧,干草烧着了,湿草烧不着,顿时升起灰白浓烟,先是缕缕上升,接着连接一大片,密密成了一道烟墙,隔绝了内外视线。

“后队改为前队,快走!”他大声下令,“前队改后队,倒退着走,仍旧要保持戒备。”

于是后队飞奔往北,前队十来个人连成一排,左手张弓,右手搭箭,一步一步往后退,双眼却都注视着烟墙,防敌人冲进来时,好迎头给他一个厉害。

朱副军头手持朴刀亲自殿后压队,退出一半路程,料想无虞,欲待转身奔上坡道时,烟墙中突然飞出来一排箭,差点被射着。朱副军头大吃一惊,定定神细看,只见谷口已冲出来一群敌人,为数总有四五十名之多。

三十个人,已经有一大半越过坡道上的障碍,进入安全地区,还有一小半亦已上了坡道,转眼可脱困。朱副军头见此光景,不愿召集部下,扑回抵抗,以至于又形成僵持局面,所以一面舞刀护身,一面大喊:“快走,快走!”

这时已过障碍物的那一大半,连同陆虞候派来清除坡道的弟兄,总计约有五十多人,发觉敌人攻入南口,当然要借障碍物为防御,张弓拒守,但因为还有自己人在,不便放箭,所以为头的一名副军头,扯开了嗓子喊:“老朱,老朱,快退回来!”

朱副军头何尝愿意恋战?只是契丹兵亦很勇猛,飞快地分路合扑,一面将朱副军头团团围住,一面四下兜杀,这一小半人眼看是要牺牲了。

就在这时候,陆虞候已经赶到。整个脱困的情形,他完全了解。朱副军头力阻敌军,使得大家有充裕的时间,能够撤退,他的保全大队的功劳,不可忘记,此时当然应该报答,所以毫不考虑地吼道:“杀出去,把朱副军头救回来!”

说着,他身先士卒首先冲了出去。其时南口的浓烟消失大半,敌人蜂拥而至,约有两百人之多,谷中展开一片混战,白刃交加,尸横处处。宋军这面,士气虽高,吃亏在彻夜奔驰,体力不胜,加以人数较少,成为三与一之比,当然要落败仗。

这一败,葫芦关又受威胁。幸好西路领队有谋略、有决断,他从关上赶来,听说陆虞候率尔轻出,连连顿足,认为犯了一个绝大的错误,如果自己为救陆虞候,再派兵下去,无非自投陷阱,葫芦关定会得而复失。那时何庆奇进退失据,孙炎星亦无所凭依,后果将会非常悲惨。因而当机立断,决定以守关为第一要着,调集弓箭手,出阵以待——只是还不肯堵塞坡道,因为那一来虽可阻遏敌人,但也断了自己人的归路。

在防守之中,自然也还可助攻,这得指定箭无虚发的好手,看准了下手。无奈自己人越死越多,众寡的比例,也越来越悬殊,除了希望自己人能逃回一个是一个以外,别无善策。

这一场自己扩大,而且没有什么道理的混战,终于近乎尾声了,宋军阵亡了一半,被俘的四分之一,逃回的也是四分之一。

不过,陆虞候要救朱副军头的心愿却达到了,只是他自己却陷身在贼中。一个换一个,白白又饶上好些人,这是一场败仗。朱副军头心里非常难过,唯有先帮着守住了葫芦关再说。

不过除此以外,其他两路都很顺利。林震的一小队,安然抵达葫芦关报了到;何庆奇扼守通葫芦关与九曲洞的那条要道,很成功地击退了上山搜索的敌人,将部队留在那里警戒,他带着少数人回到葫芦关坐镇。

这时关上已经过彻底搜索。契丹兵驻守的人数虽不多,储备的粮食却不少。何庆奇首先下令,饱餐庆功,然后分班休息。不过他自己却连打个盹都不能,需要召集会议,策划下一步行动。

参加会议的连他一共五个人,朱副军头、林震、攻葫芦关的东西两领队,虽然通宵苦战,却都神采奕奕,充满了昂扬的斗志。

何庆奇当然亦很满意。“可见得事在人为,昨天这时候,谁也想不到有现在这样一个局面。”他说,“局面虽小,大有可为。可惜的是,陆虞候失陷了。”

“陆虞候本来可以不陷在里头的,为了救我,以致如此。”朱副军头说,“照道理……”

“不!”何庆奇知道他要说的是什么话,抢着打断,“你的意思大家都懂,不过这是没有办法的事,现在要往大处去想,没有工夫来管他。不是我们不管,力所不及。再说,要救他,只有一条路,这条路走通了,一定可以把他救回来。”

“请问,是怎么一条路,我去走!”

“不止你一个。”何庆奇笑道,“我们大家都要去走。等孙炎星一到,我预备攻敌人的大营,只要打个胜仗,把他的将官俘虏几个,那时候走马换将,岂不就把陆虞候救回来了?”

“说得是,说得是!”朱副军头很兴奋地说,“兵法有奇有正,我们的人数不够,还只有用奇兵。将军!我倒有条计策。”

“你说!”

“到得天黑,我再带一批人,从坡道下到谷底,打他个措手不及。”

“这还不等于去救陆虞候?”何庆奇说,“你要知道,我们的人在他手里,如果他们吃了亏,会拿俘虏出气。投鼠忌器,不妥!”

“那么,到晚上奇袭敌人的大营?”

这倒是可行之计。不过何庆奇最大的企图也正就是这一点,当然要从长计议。目前的关键是在九曲洞那方面,孙炎星的人一到,力量加厚,情势不同,此刻拟定的任何计划,到那时候都不适用,何必白费心血?

由于是这样的想法,何庆奇保留着朱副军头的建议。当然他了解他作此建议的心情,巴不得能够立刻俘获一名辽将,换出陆虞候来,所以拍着他的肩,安慰他说:“少安毋躁!陆虞候一时无虞,我们先拣要紧的事做。”

要紧的事,实在也很多,第一要稳守葫芦关。由于主客易势,自己这方面要守住坡道,也要守住通葫芦关和九曲洞的那条路,还要防备敌人从西北方面进攻,三面受敌,备多力分,这就是一大难题。

“情势很显然的。”何庆奇说,“敌人目前只是为了我们突如其来的脱困,迷惑住了。等到冷静下来,从各种迹象研判,我们的虚实,不难让他们识破。以大吃小,我们的处境很难。一时的胜利,不足为凭,我们要冷静,比敌人更冷静。冷静才能多算,兵法上多算胜少算,那是一定的道理。”

自此开始计算,一直算到最坏的情况,孙炎星的援兵不到,而葫芦关三面为敌人大队所困,那时怎么办?

一直未开口的林震,这时说话了。“这也不算最坏。”他慢吞吞地说,“至少我们把敌人吸引住了,兵都集中到这面,他的大营自然空虚,这就是他弱的地方,可以想办法攻他。”

“是的!”何庆奇深为嘉许,“你的看法很深,能从全盘着眼,就是将略。我想,他的这个弱点,我们有两种办法可以利用:第一是想办法通知熊将军,趁他后路空虚,挥军直捣;第二是我们另外抽出一队人,攻其不备,能够放起一把火来,就最妙不过。”

“我看第二个办法好。”朱副军头很兴奋地说,“第一个办法当然更好,可惜联络的时间上来不及。如果用第二个办法,放火我是拿手!”

大家都笑了。“这是最坏的打算,亦未见得走到这一步。”何庆奇说,“你们不妨先策划起来,如果要走到这一步,我一定请你去。”

“将军,”林震又说,“我还有个想法,说出来或者泄气,不过总算也是一条路,不能不说。九曲洞这条路,我们也可以利用。”

“对啊!”朱副军头的企图心极其旺盛,任何新的路子他都关心,所以不自觉地脱口附和。

然而这条路实在是他不愿去走的,只有何庆奇了解林震的意思,是利用九曲洞撤退——走到这一步也不算坏,敌人的情况、此处的地形,大致都已明了,卷土重来,颇有可为。除了这些“知彼”的收获以外,能从绝处脱困,带领大部分士兵,安返后方,光从这一点来说,也是很有光彩的事。

然而,兵机贵乎掌握呼吸之顷的变化。这样做法到底不算最上上策。“如今最上上策是暂且等一等,如果孙副都头能够及时赶到,我们真可以大干一场。”何庆奇说道,“精神比什么都要紧,先把它恢复过来,才好办事。”

这句话很实在。然而好好休息也真谈不到,无非找个比较清静的地方,和衣枕戈,闭一闭眼。何庆奇断断续续入梦,时时刻刻惊醒,缭绕在他心头,魂牵梦萦的是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设想着敌人正在调兵遣将,就要大举进攻,三路围攻,一鼓聚歼。第二件事是孙炎星何以至今不到?是不是已经出发,正在九曲洞中摸索前进?倘是如此,能不能派人入洞去迎接?早得消息,也好放心。如果未曾出发,则又为了什么?是否是后方有了变化?想到这一点,他一惊而醒,满心烦躁,再也无法闭眼假寐了。

看看天色,已经日中,他先查问情况,三路前敌都无动静——没有动静并不表示安全。视界有限,亦无深入敌后的哨探,所以没有动静,只能说是情况不明。等敌人一入视界,可能已经漫山遍岭而来,自己就措手不及了。

意会到此,越发不安。他同时又想到下达给何小虎的命令是,不管孙炎星到了没有,应该设法向葫芦关联络,又何以不见人来?莫非出了意外?

想来想去,哪一件事都放不下心,何庆奇觉得非到九曲洞那面去看一看不可。九曲洞前,既设疑兵,当然最接近敌人,正不妨到那里去视察一番,了解敌情。

就在这时候,何小虎赶回来了。何庆奇对他另有一份父子般的感情,所以高兴之余,不免有着由期望过高而反激出来的怨责。

“你晓得我不放心你,也不早回来通知一声,让我空着急!”他接着告诫,“年纪轻做事,一定要养成踏实的好习惯,不然,就再能干,人家不信任你,也是枉然。”

何小虎心地憨厚,接受责备,报以微笑,并无一言辩解,其实他确是分不开身,因为留守的两个人中,“老四”伤重不治,他跟“老六”杨信,感念袍泽,很费劲地为死者掩埋,又堆石植树,作为标记。这一来当然顾不得其他了。

听何小虎讲明经过,何庆奇方始释然。但觉得他跟杨信未免不分轻重缓急,此时此地,实在顾不得一个弟兄的身后之事,只是事情已经过去,亦就不必多说,仅是问孙炎星的消息。

“孙副都头还没有到。不过照杨信判断,迟一点倒是好事。”

“此话怎讲?”

“如果只有少数人,亦没有什么辎重,轻装熟路自然来得快。拿现在的情形看,孙副都头要调集弟兄,预备应用的军械,这要一段时间。人多东西多,路上当然也就慢了。不过,”何小虎说,“杨信有把握,再慢,今天晚上必到。”

“何以见得?”

最新小说: 雪豹冷情:老婆,你敢改嫁? 女装被校草发现后 [咒回同人] 他们说你是诅咒师 游戏纪元,我打造华夏神级副本 海风与盐粒(停车场) 从遮天开始签到 异世女的农家团宠生活 最佳萌妻:首席家养宝贝 带着孩子谈恋爱 嫡长女她不好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