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纓道:「自然是要往北去。」
陽刺史擔心她的安全,希望她能留下來,祝纓道:「不看一看,不好交差。鄭侯年過七旬尚不避兇險親自督戰,我又何敢退縮呢?」
陽刺史道:「鄭侯竟真的北上了麼?那便好!那便好!他老人家的威名仍在!」
祝纓道:「是啊,老人家不容易。」
陽刺史又問:「不知天使帶來了多少賑濟的錢糧呢?」
祝纓道:「夠用的。」
陽刺史沒摸著她的底,只得說:「那便好,那便好。」
祝纓道:「我耽誤不得,須得繼續北上,待我巡視完全境,少不得要勞動到使君。」
「豈敢豈敢,願為天使前驅。」
陽刺史說是願為前驅,他也不能離境北上,還得是祝纓自己走。
祝纓繼續北上,又不斷有學生飛奔來拜見。祝纓特意詢問了一些當地「逼死人命」的案件,便知不是誣告。北地豪強有如黃十二郎的,逼死了不會有太多的人惋惜。但是有些官員為了自己的政績,又盯上了一些「樂善好施」的長者。
告到京城的是一戶姓鄭的人家,與鄭熹家沒有一點關係,就是同姓。
鄭老翁也兼併,也隱藏一些戶口,但是手段溫和,對佃戶也不錯。比起縣衙里那些如狼似虎的官吏,竟要好上不少!並不純是靠與官府勾結、奪人田地才攢下家業的。
向祝纓述說的學生輕聲道:「學生看著也不忍。縣令大人必要辦他,我讀過王相公的文章,我想,王相公絕不是縣令大人那樣的人。就……放他兒子去告狀了。」
祝纓道:「知道了。」
事情的結果是,這個縣令被罷免了,鄭家的家產發還了一些,但是隱田隱戶官府給登記上了,照舊納稅。
祝纓帶人將四州略走了一走,與四位刺史見了面,他們都請祝纓到自己的地方駐紮,也都問賑濟的錢糧。
祝纓也都回說:「等我看完。」
她一路北上,半月後來到了第一座被洗劫的城池前。
城外,一片焦土,胡人撤退前一把火,燒了臨近成熟的莊稼。
第358章 補盆
陪同祝纓來的刺史低聲道:「胡人連番騷擾,都無功而返,人人大意。官軍敗退之後,胡人就殺了過來。」
「怎麼攻城的?」祝纓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