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侯五說,他的嘴又跟不上心裡的念頭了,他想說,當年的熟人、袍澤早死得骨頭都爛了,他現在不強求了。最後這些年他也過得不差的,節帥好好的,居然婆婆媽媽地安慰起人來了。
祝纓見他言行皆不便,就不再讓他多說話,起身離開,讓杜大姐再找兩個細心的幫傭照顧一下侯五。
……——
安排完幕府里的事務,祝纓最後對已經有了共同秘密的蘇喆說一句:「家裡你多用心。」
便帶人往普安州而去。
她有「巡查」這個藉口,走得就不太快,耐著性子順路把沿途又考察了一番。一些地方已經著手再次清查戶口、丈量田地了,驛路也有人維護著。祝纓又看了水渠之類,一邊看,一邊指指點點,給祝青雪講一講,此處灌溉為什麼是這個樣子——它是平原,與山地自然有區別。
不同地方的畝產量她也大概知道,自遷至西州起,周圍就開始屯墾,現在的產量與最初不可同日而語。西州田地的總數也多了二分之一,現在比較缺人,如果有足夠的青壯,開墾出的田地當遠不止於此。
祝纓還帶著祝晴天,一路上祝晴天也看到了之前忽略的事情,不時掏出本子來記上,提醒自己不能總呆在西州城裡,也需要不時出來親眼看看。寫完了一頁,祝纓道:「晴天,我有事要交給你。」
祝晴天把本子翻了一面,提筆等她說。
祝纓道:「派出人去,將驛路至京城沿途好好探查一番——哪裡能容下三、五千人駐紮,哪裡有足夠的糧食補給,沿途官吏風評、城鎮人口……」
祝晴天記得腦門冒汗,最終只有一句:「是。」
一路走走停停,終於到了普安州。祝青君已經進行了補步的準備,按照計劃,她們真的進行了屯田。原本一個擔憂就是,青壯都是有家室的,很難保密,現在把他們的家室一同遷過來屯田,都聚在一處,不就一起保密了麼?
此時的人,一輩子或許也走不了離家五十里的路,大多是自給自足。一些不能自己產的東西靠行商貨郎就差不多了。即使是安南,祝纓比較鼓勵貿易,本地依然是一個大部分人終生不離故土的樣子。
而安南近年來有「遷移人口」到人口稀疏的地方的習慣,被調集的人家也沒有異議。
祝纓對這種情況也比較滿意,她便在此地駐紮了下來。祝青君已將人丁編戶,從中選取識字之人,襄助民政相關事宜。練兵的事,也開了個頭,不過單憑她一個人,又要保密,又要練兵,還要管著普安州,顯然是不行的。
祝纓也不能夠長期駐紮在這裡,隔陣子她還得往別處去晃一晃。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