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姬提醒眾人千萬不要忘記秦國因何而強大,因何而一步一步走到今日的地步。
世上沒有一成不變的法,自然得順應時事也得順應民意。
打天下時和守天下時,該用的法度本就不該一致。
既然都覺得現如今的秦國大問題沒有,小問題不斷,而且不勝其擾,自然也就證明了秦國之內是有問題的,有問題就應該找出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堅持的認定秦國不需要改變。
此時趙姬的意思很明確,希望能夠集思廣益,以令天下人一起解決剛剛誕生的皇朝面臨種種的問題,讓這個王朝可以繼續的生存下去。
提到生存兩個字,有人是不太認同的,但趙姬也指出不要忘了六國滅了。六國可滅,秦國也並非不可滅。
再強大的國,只要實施不當,前車之鑑依然在,想必不會有人把六國之亡忘得一乾二淨了吧?
這番話說出來,不管是魏無忌或者是韓非都是感觸頗深的,他們都有強大自身國家之心,偏偏沒能碰上一個英明的王,讓他們縱然有報國之心,卻無報國之門。
因此趙姬所說的每一句話他們都認同無比,不能忽略前車之鑑。讓剛剛得以一統的國家再一次陷入無盡的戰亂之中。
朝廷流露出要聚天下之才共論解決秦朝所面臨的問題,很快傳遍了整個天下,也讓無數的文人學子都對剛剛一統的秦朝又生出了好感。
不恥下問的態度,那是非常的讓人歡喜。
秦國用五年的時間滅六國,比原本史書上記載的少了一半。趙姬早在很多年以前推行改革,為的是能夠讓秦國以最快的速度滅六國。然而六國滅了之後並不代表秦國可以高枕無憂。相反,此時秦國面臨的問題比之從前有過之而無不及。
縱然人心秦國有辦法收攏,免賦稅,平分田地。
每一舉動都在向天下人昭示秦國會比他們曾經的國更把普通人放在心上。但在中間那些人,尤其是從前的王室貴族,他們無一不在蠢蠢欲動。無非是想等一個機會反撲秦國。
針對秦國的律法苛責,多少風言風語傳出來了,嬴政和趙姬都有耳聞,這未必不是一個事實。
嬴政這麼多年以來,有幸從趙姬的手中看過不少後世的律法,也覺得秦法有需要變動的地方。縱然後是沿用的大部分都是秦國的律法,總不能一味的苛責。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