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微微佝僂著腰背,語氣卻帶著幾分說一不二的篤定:「小姐是孟家人,如何不能驅使小的們?一切,都聽從小姐吩咐。」
婆子說完,身後的一眾丫鬟小廝都開口表了意。
程荀望著那一張張或稚嫩、或老練的面孔,頓了頓,只道:「好,去忙吧,一切聽彭親衛調配。」
彭三在軍中待過,對傷員的安置、救治多少有些成算。程荀與他對視一眼,彭三點點頭,帶著眾僕從到一旁安排。
此時正值午後,城中雖蕭索,可程荀又是賃桌椅、又是運藥材,鬧出了不小動靜。
住得相鄰的百姓不少都打開門窗看熱鬧,還有的看見此前施粥時便見過的親衛與僕從,也大著膽子上前詢問。
彭三上前簡要解釋一番,不待百姓反應過來,大街遠處忽地傳來喧譁,一眾百姓大驚失色,忙不迭往家中逃竄。
店中的僕從也一驚,可等看清遠處景象,也不由得怔住了。
只見空蕩的大街盡頭,數輛板車被人推著不斷向前。一輛狹窄的板車上通常癱倒著數個渾身浴血、不住呻|吟的將士。
他們的身體互相堆疊著,猙獰的傷口裸露在風雪中,遠遠望去,仿若一具具要被送往亂葬崗的屍身。
而在那板車之後,是杵著木杖、腳步蹣跚、相互攙扶著走來的將士。比起癱倒在板車上無力行走的將士,他們看似傷勢稍輕,可行動艱難,在戰場上與活靶子無異。
眾人呆愣一瞬,連忙奔跑上前,將一個個傷員伏去店中。
幾個軍中大夫知道如今主事的是程荀,直直向她走來。
大夫有一早便在軍中當值的,也有從城中臨時徵調的,其中幾人還與程荀打過交道,多少知道程荀的身份來歷。
故而即便程荀頂著個年輕未嫁的身份站在眾人之間,旁人也不敢提出異議,得以順利地討論了之後在此的事宜。
程荀早先在三里大街租下的幾個店面,就這樣被臨時徵用作傷員救治的駐地,一應藥材、吃食由程荀提供。診治後能夠行動的,便送回軍中;反之,若救治無力的,也由軍中統一接手「處置」。
可說是這樣說,依實際情形來看,因為軍中人手緊缺,能送到程荀這邊的,大多都是重傷不治、在軍中已徹徹底底失去了價值的人。輕傷者縱是有,也只占少數。
只要還能走動、還能擋住韃靼人刀箭的,便是受了傷,也要留在遠處,撐到最後一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