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九年,有一日他們像往常那般一同離開宮城,找了家酒肆,小酌了幾杯,當時張牧川還是少年心性,言談間很是放肆,說話總帶著幾分譏諷,他吃了兩爵酒,一拍桌子,抱怨道,「現在這律令格式簡直太不把人命當一回事了,死刑居然只需審一次就能定下,若是哪天上面的頭腦發昏,聽從了小人的構陷讒言,豈不是要搞出人頭滾滾的場景!我幾次三番給上峰建議,讓他向陛下進諫修改律法,都被當作了耳旁風……這些蠅營狗苟之輩只愛寶珍,不喜歡進諫!」
張蘊古喝得也有些迷糊,點頭說道,「那咱就給他來一個大寶箴!看他們接不接得住!」
兩人又吃了許多酒,直到臨近宵禁才分離,還相約著明日一起在朱雀門外會食。
豈料這天晚上張牧川的人生發生了重大轉變,他再沒機會與張蘊古同桌飲酒,直到在蜀中安居之後,他才聽說張蘊古因為一篇《大寶箴》被剛坐上龍椅的聖人任命為大理寺丞,暗自唏噓了好一陣子,這大理寺丞可是他以前眼紅了好久的位子。
又過了兩三年,張牧川正在嶺南追緝兇犯的時候,忽地聽人說起了張蘊古,一問才知這位昔日好友竟真的因為小人讒言而被砍了腦袋。
後來聖人悔悟,因此下令修改了律法,凡決死者命所司五復奏,以免寃誤。
這樁案子的卷宗也就封存了起來,早先作為警醒之用,時間一久,沒人再提起張蘊古這人,故而大理寺官員將這卷宗又扔到了不知名角落裡。
張牧川飛鴿傳書昔日同僚,讓其幫忙調查失落峽賊匪和白面書生的根腳,對方卻發來了張蘊古案的卷宗,莫不是這張蘊古曾與白面書生或者賊匪頭目有過接觸?
還是說對方在警醒自己這件事不可深究,當心小人讒言陷害?
又或者在暗示失落峽背後還有陰謀?
是了,那些與玄甲軍廝殺的褐甲士兵訓練有素,絕非普通賊寇,該是某個軍方大將秘密招募的。
賊匪頭目最後的表現也很耐人尋味,仿佛早就料到白面書生會來個玉石俱焚一般,但如果他早就知道對方會利用硝石等物炸掉古船,為何不提前提防呢?
當時事發突然,張牧川只來得及跳入江中,無暇觀察更多的細節,經過這些時日的思考,他發現了很多可疑點,若說白面書生是不想繼續守在失落峽,故而才會選擇玉石俱焚,也很勉強……這一次雖然不能逃脫,但他還可以等下次其他樓船經過時再尋良機。當然,也可能是賊匪頭目習慣了與白面書生合作,不想更換人選,所以這麼多年過去了,白面書生依舊沒能解脫。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