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老爺明示。」沈姐原是泉州府一個窮秀才的女兒,早年家裡過得,也略通文,後來家裡窮的過不得了,她又無嫁妝,爹爹重病又無錢買藥,所以哥嫂把她典與李知府為妾。因她是典的,又是良家子出身,將來免不得還要再嫁,陳夫人就不曾與她名份。原來只說待芳歌懂事些她就走,誰知又有了小青陽,前前後後在李家呆了近二十年,陳夫人因她年紀大了再嫁也尋不到好人家,回富春老家就把她帶回來了。
李大人和夫人感情甚好,待這個與他生兒育女的妾也好,只是不像對夫人那麼尊重,倒是經常和她開開玩笑的,說話也隨便的很。愛妾這般問,他就把鬍子理一理,道:「且聽本官一一道來,左右的,上茶。」
沈姐與他一碗茶,笑道:「老爺快說,不說這茶奴還拿走。」
李知府就道:「新京城又不是自己從地里長出來的。建個三五年都算快的了。咱們慣例是上戶按畝出丁,中戶和下戶是三丁抽一。我們家又是官戶又無田,什麼都不消咱們出。就沖我家無田,明兒帶著田契來投身的不曉得有多少,慢慢挑就是。」
官家優待百官,官戶依著做官時的品級,便是九品都能有幾十頃地只要半稅,若是再置祭田幾十頃,這幾十頃祭田是分文不需納的。一但中了舉,就是官身,就有人送田送產,自寫契紙來投身,圖的就是官戶的諸般好處。
卻說楓葉村王家,自王翰林當了官兒,他兄弟兩個沒分家,全村都把田產寄在王大伯名下。偏分家的時候王大伯中風說不得話,王翰林又分文不取。這一分了家,大家的田都不是官戶的田了。族長自家就是楓葉村里正,看著分給他的稅賦數額漲了一倍,愁的要死。
作者有話要說::)
關於書評,說兩句吧。歡迎所有的書評,不論正負分,呵呵。
請注意不要用不文明的用語,也請不要人身攻擊。
36佳節難過
王翰林兄弟分家,族裡老人平日裡說起來,都說王翰林既然還有銀子,又不曾分家,來家就當交與大房,兩房一起使用,既然不與,分家不要祖產,也還罷了。
他兄弟兩個的祖產交到王大伯手裡時,極少也有二三萬金,王大伯接管富春書院這麼些年,錢財花盡,田園賣了一半,剩下的典與同縣一位史財主了。富春的地價打著滾兒往上漲,史財主幾次要把典的地買斷,王耀芬都不肯,至親好友都與他出主意,讓他把富春書院賣了,將銀子把典的地贖回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