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牧民們都在家裡吃磚茶泡餅配所剩不多的奶豆腐一類奶製品,漢族的回家了則有母親或媳婦做好的酸菜燉粉條一類吃食。
難道讓兩個孩子去大食堂嗎?
放牧的白天,大食堂都不開灶的,只有硬餅子窩窩頭賣……
這麼一想,兩個忙活一上午的孩子越發顯得可憐巴巴。
「都來我家吃飯。」大隊長大掌一揮,乾脆將兩個孩子全請進自己屋裡了。
林雪君這是第一次看見大隊長的蒙古族愛人薩仁,對方早在屋裡做好了飯菜擺在灶台上保溫,此刻正坐在炕上織毛衣。
瞧見大隊長帶人進屋,她立即笑著跳下大炕,走過去接大隊長脫下來的羊皮帽子。
大隊長給薩仁介紹林雪君,之後轉頭對林雪君道:
「這是我愛人,她不會說話。」
說著,大隊長指了指自己的嘴巴。
林雪君驚愕一瞬,忙也轉頭朝薩仁笑。
薩仁面相很老,看起來比大隊長還年長一些,眼尾等處的皺紋看起來很深。但她眼睛很明亮,笑起來的樣子明媚親切,有種從內而外的充滿韌勁兒的特殊美感。
她一手拉了林雪君,一手拉了阿木古楞,都帶到炕桌邊,之後便去端飯菜。
林雪君和阿木古楞幾乎同時又從炕上跳下來,跟在薩仁身後幫忙拿碗拿筷子。
大隊長從柜子里拿出今年剩下的最後一小罐楊乃子果醬,放在炕桌上。
楊乃子是一種紅色的小果子,跟藍莓很像,比藍莓長,又名靛藍忍冬,做成果醬後酸酸甜甜的,是山里人特別喜歡的吃食。
林雪君小時候,母親常常在海拉爾市集裡買楊乃子鮮果,洗淨後拌白糖吃。
果子咬開了爆出酸酸的汁,五官都皺到一起。之後要立即用口水把果子上沾的白糖粒化開,用舌頭抿啊抿的,很快酸味和甜味融到一起,五官便舒展了,露出幸福的笑容。
後來她吃到許多諸如火龍果、榴槤等家鄉沒有的新鮮水果,但這一味童年記憶卻好久沒再嘗過。
從大隊長拿出那一小罐果醬起,林雪君就沒挪開過視線。
大隊長瞧見她那個沒出息的饞樣,忍不住哈哈笑道:「你在北京肯定沒嘗過這東西,一會兒讓你開開眼,嘗一嘗咱們北方山裡的野果子。」
「我知道楊乃子,又叫胡頹子,果實可入藥,可以降血糖血脂、抗炎鎮痛,對肺虛咳喘、久瀉久利也有奇效……效果可多了,反正根、葉、果子都是中藥,各有對症。」林雪君幫忙將筷子擺好,反過來給大隊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