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你,隨你吧。」他長嘆了一口氣,怕裴河宴高興太早,又補充道:「不過按寺里的規定,想要還俗,得等一個月滿,舉行了還俗儀式才算了結。你雖然不是佛門弟子,但你是我的徒弟,又受梵音寺供養多年,如今要離開,還是按規矩辦事吧。」
這個事,宜遲不宜短。
過雲雖然被說服了,但心中多少還是有些不情願,拉了張臉,不快道:「這件事你不許往外說,等一個月期滿後我自會找覺悟給你安排。這一個月內,你既然還是我佛門的俗家弟子,就繼續給我持好戒,不許鬆懈半分。」
第七十八章
得了過雲的首肯,裴河宴這才準備離寺。
他與來時一樣,走時也悄無聲息。
覺悟忙完寺務來山腰上的小院找他時,別說人影了,連個蚊子的影子也沒瞧見。他看著滿屋黑寂,罵罵咧咧。
明明上午人還在,晚上就不見了,有這麼急切嗎?
走了也不知道提前和他說一聲,他都一把年紀了,爬個山容易嗎?
覺悟腰酸背痛,想立刻下山是不行了。他推開木籬搭的院門,在屋前廊檐下的躺椅上坐下。
至於他為什麼如此篤定裴河宴是離開了寺廟,而不是中途去哪耽擱了沒回來。這麼點事,他稍微一琢磨就明白了,都用不著求證。
夜還不算黑,薄薄的一層暮色下,竹林與森木的輪廓尚還依稀可見。
覺悟放鬆地將頭靠在椅枕上,仰望夜空。要說梵音寺里哪個地方生活水平最高,那無疑是裴河宴的這個小院了。
寺里的僧人大多懶散,對生活品質的追求,說好聽點那叫簡樸,照實了說那就是得過且過。覺悟自小就喜歡和裴河宴玩,除了兩人際遇相當外,便是圖他那一雙玲瓏手。
他仰起頭,四下瞧了瞧。
隔壁的客房門口懸了兩盞竹燈籠,這是裴河宴這次回來,閒來無事親手做的。
覺悟上回來時,他剛劈了竹子,在截長短。他看了半天也沒看出他想做什麼,嗑著瓜子隨口問道:「你現在立骨都換竹子了?竹子脆性多大啊。」
他說完,還嘖嘖了兩聲表示不贊同。
裴河宴裁完竹條,又用工具將表面打磨平滑:「給了了做燈籠用的。」
梵音寺寺里清閒,吃過晚飯就無事可做了。她喜歡散步消食,羅漢堂的後院裡,方丈種了不少花,不同季節開不一樣的花,她似乎很喜歡。
錦鯉池也是,她一停便會停上很久。
夏天快來了,天日雖然變長,但她估計會玩到更晚歸一些。門外掛個燈籠,起碼能將院子照得明亮一些。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