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做了這些事就是君子,而是君子本來就是這樣的人。
這是在約束讀書的讀書人,讓他們成為一個仁義禮智的君子。
這跟第一題竟然有些呼應。
如果讀書人真的能達到這種理想的狀態,想來上面那題,憂民之憂者,必然水到渠成。
四月初八晚。
第一日考試結束。
紀元分析了下,第一場考試內容都是《論語》。
第二場都是《孟子》。
難不成明日上午中庸跟大學各一道。
下午考五經兩題?
這麼看的話,好像確實是如此地規律。
最後一日上午,就是最後一場第五場的考試,應該是孝經跟試帖詩。
總的來說,跟正榮縣縣試順序沒差太多。
但每一場的考試是一本本的考。
也算有規律。
四月上旬的天黑得很。
紀元卻早早閉上眼,先是默背中庸,再默背大學。
這兩本加起來不過五六千字,背起來不難。
如果明日上午真的考這兩本,那他算是再次複習。
等到快要休息,紀元才點上蠟燭,鋪了被褥睡覺。
也不知道是不是習慣了。
還是以前睡過更差的床。
紀元沾了枕頭就睡,睡得還很香甜。
每逢大考,他的睡眠質量都格外好,像是身體都知道,必須好好休息,才能好好考試。
四月初九早上。
醒來的學子們看著手裡新做的餅子,正榮縣十二學子不再狼吞虎咽,不管這餅有多香,都要吃個五分飽即可。
等試捲髮下來,紀元定睛一看。
第一題出自中庸,「君子之道費而隱。」
第二題出自大學,「大學之道。」
看到第三場考試的兩題,紀元幾乎能看出出題人的惡趣味。
昨日的考試,一日論語,一日孟子。
都是第一題起手很難,第二題簡單。
今天的考試,一個中庸,一個大學。
看似中庸的「君子之道費而隱」不好答。
其實大學的一句「大學之道」才是包羅萬象,答不好就是四不像。
這題目出得不刁鑽,卻帶著一股惡趣味,就是要讓學生隨時落入「陷阱」。
四書題目都是這樣,下午五經考試,紀元都有些期待出題人會給什麼題目了。
第一題:「君子之道費而隱。」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