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陆务观中的这个“观”,究竟是平声还是去声,这个问题更为复杂了,让人想着就头疼。好在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陆游的名字与秦观的名字未必有关系,历来传说陆游的母亲梦见秦观而生出了陆游,但传说毕竟是传说,陆游从来没有承认过这件事,何况陆氏兄弟四人陆淞、陆浚、陆游、陆涭,名字都是与水有关,所以陆游中的“游”与旅游无关,也就是与秦少游无关。而秦氏兄弟三人分别是秦观,字少游;秦觌,字少仪;秦觏,字少章。三人之名分别写作“观”、“觌”、“觏”,这三个字都与“看”、“见”有关,所以秦观之观,应当是观看的“观”。
秦观虽然居秦氏三兄弟之首,但在叔伯兄弟排行为第七,所以常见的称呼是“秦七”。陈后山曾经说过:“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耳,唐诸人不迨也。”这里的秦七就是秦观,而“黄九”则是苏门另一大学士黄庭坚。秦观给自己所取的号是邗沟居士,学者们则喜欢称他为淮海先生,他的词集也叫《淮海居士长短句》,这是因为秦观是高邮人氏。不过,秦观出生地却是江西九江,五岁以后,他才随祖父和父母回到高邮。
此后,秦观在高邮整整生活了三十多年,直到三十七岁进士及第步入仕途后才远走他乡。这三十多年里,除不定期地出去游历一番之外,秦七的主要活动就是闭门读书。不可思议的是,少年秦观最喜欢诵读的居然是兵家之书,二十四岁那年,他写了一篇《郭子仪单骑见虏赋》,歌咏郭子仪的英勇无敌:“事方急则宜有异谋,军既孤则难拘常法。……所以彻卫四环,去兵两夹。虽锋无镆邪之锐,而势有泰山之压。”在重文轻武的时代,这样的想法颇为少见。而见惯了秦少游的“女郎诗”,习惯了秦七的专主情致,眼泪汪汪,再读《宋史》秦观本传,颇为惊诧,因为《宋史》说秦观“少豪隽慷慨,善于文辞;志强气盛,好大而见奇,读兵家书,与己意会”。年青的七竟然曾经充满豪侠之气,洋溢慷慨之风,确实匪夷所思。
十八、秦观(2)
十九岁的时候,秦七与潭州(今湖南长沙)宁乡县主簿的长女徐文美成婚。这也是让读者惋惜的事情,因为在传说中,秦少游所娶的是苏小妹。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云:“文章自古说三苏,小妹聪明胜丈夫。 三难新郎真异事,一门秀气世间无。”苏小妹三难秦少游故事,何等生动,何等诙谐,可惜只是小说家言,历史上根本没有苏小妹其人,秦观也没有福气娶得这等聪慧的妻子。这样的传说之所以出现,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秦少游英气逼人,人们希望有这样的佳偶匹敌;另一方面则因为是秦七与苏家的关系实在太密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