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就是这样——以色列靠英国的保护得以建国,借助于联合国特别是美国和苏联的支持迎来了国家的诞生,由于英军的撤退而陷入战火之中。在此之后的几次战争中,以色列不断加强与大国的联系,
同时也更加受其掣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政治、外交和军事的各个领域必须与大国加强联系的小国以色列,由于处于地缘政治的重要位置上,而被纳入超级大国的世界战略之中。
第二节 中东战争的国际政治背景
在战后东西方冷战的条件下,阿以冲突然起的每次战火都被大国所利用,成为他们推行其世界战略的一环,特别受到超级大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巨大影响。
1943至194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已渡过军事斗争的高峰,政治占有更大比重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美国所设计的战后世界蓝图是:“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自由贸易主义体制。这项重大政策目标的障碍是,战后洪水般的社会革命浪潮和苏联势力范围的扩大。”(引自加布里埃尔·科尔克所著《战争的政治学》)中东是美苏冷战全局中的一部分。战后,中东战略结构的形成,可以说是苏联染指中东和欧美采取对策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由1945年至
1949年;第二阶段由1955年至1958年(包括苏伊士运河战争在内),第三阶段由1963年至1967年,即古巴危机后至六天战争前;第四阶段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