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事上,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开始使用气球运载的炸弹,作为反以武装斗争中的一种新战术。据联合国驻黎巴嫩维持和平部队发言人证实,
7月29日,在靠近以色列边境的黎巴嫩南部地区,发现载有大量塑料炸弹和自动步枪的烧焦的气球。以色列《新消息报》在同一天也报道说:“7月20日,巴勒斯坦游击队员企图乘气球侵入以色列,但因气球起火而失败。”另外,伊拉克和利比亚正在加紧研制核武器,这使以色列当局焦躁不安。把根据地设在黎巴嫩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过去一直巧妙地使用外交攻势和武装斗争两手进行反以斗争,但今年春季以来,其重点已转向武装斗争方面。
393页地图:以军进攻黎巴嫩南部地区略图
我们在了解这些情况后,于8月15日拜访了日本大使馆。之后,于次日即16日清晨离开特拉维夫,用一天的时间参观了戈兰高地和黎巴嫩边境地区。在谷十三生武官的陪同下,一天内驱车行程达640公里。在戈兰高地,我们没有见到人影,也没有碰到车辆,仅发现一个移民村。后来,我们又去了最引人注目的以黎边境最北端的迈图拉。在那里,带刺的铁练网划分了边界。边界两侧,各有一条宽5-6米的砂砾公路。在以军边防士兵的对面,黎巴嫩的农民正在摘着苹果。
8月20日《耶路撒冷邮报》第一版,以“国防军进攻黎巴嫩,消灭恐怖分子50余名”为题,大肆报道了8月18日夜间以军进攻黎巴嫩的消息。下面是这次战斗的概况:这次战斗是1978年3月利塔尼河战斗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反恐怖分子的行动。在这次战斗中,恐怖分子死亡50-60人,大量的武器、建筑物和装备品遭到破坏,以方死亡3人,其中军官2人,士兵1人。此外,负伤12人。
这次战斗始于8月18日深夜1时,以色列伞兵部队和戈兰尼旅的步兵部队袭击了恐怖分子的一个据点。部队前进时靠徒步,撤出战斗时使用了直升机。经过约2个小时的激烈战斗,结果,摧毁了威胁北部加利利地区的10门敌火炮和迫击炮,同时,还破坏了敌训练场、储藏室、弹药库和司令部。贝京总理在指挥所同总参谋长等各位指挥官度过了一夜。
联合国部队的监视所虽然遭到破坏,但因为里面空无一人,所以,没有一个人卷入这次战斗。在这次战斗中,以色列还出动了过去禁止使用的飞机。
19日晨,以色列加利利地区遭到了从黎巴嫩境内飞来的“喀秋莎”火箭炮弹的攻击。损失如何,以色列没有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