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作战
以军根据第四次中东战争的教训,正在对协同作战的原则进行研究和运用。这种原则虽然在以军中已经运用,但在战争中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阿拉伯国家的军队拥有庞大的兵员和装备,它们通过熟练地使用大量的反坦克武器、夜间战斗装置和防空导弹等,摧毁以军的坦克和击落以军飞机。协同作战是对付阿方这种手段的一种方法。实施这种作战时,各兵种部队、武器、坦克,机械化步兵、炮兵、工程兵和空军等要密切协同。协同的目的在于使战场的所有构成要素取得平衡。
战争中,最困难的问题之一,是如何摧毁埃叙两军的绵密防空火网。以空军为便于支援地面部队,并深入敌纵深实施空中突击,必须摧毁敌防空火网,为此,以军实施了协同作战。在这种作战中,地面部队与空军必须进行密切支援。
以军为了将这种原则用于实战,并建立一个使各兵种部队之间进一步密切协同的“机构”,采取了许多措施,这些措施是;
1. 接受其他兵种的训练。
步兵军官要接受装甲兵知识的训练。通过这种训练,两个兵种在战场上才能实施高度的协同作战。
2. 在师的上面建立指挥部。
以军为了使各部队无论在宽大正面,还是在狭窄正面作战中都能密切协同,在师的上面建立了指挥部。
3. 增强战斗力。
(1)重视演习
增加兵力固然很有必要,但以军仍与过去的作法一样,将重点放
在提高士兵的质量上。
① 加强训练
为保持较高的士兵质量,提高新兵的训练素质,战后,以军掀起了空前的训练热潮。除总结战争的经验教训和实施协同作战训练外,还对部队进行了使用新武器和新装备的训练。
② 进行所有级别的训练。
以军认为目前情况下训练即是实战,因而把作战任务纳入了训练计划之中。今后,各部队的训练和训练中心的训练将继续进行下去。
③ 战时训练
以军担心在战争拖长的情况下训练体制出现瘫痪状态,所以专门设立了战时训练机构。通过这种训练机构,能在战争中进行严格训练,为战斗部队补充新的兵力。
(2)战术
以军对第四次中东战争和未来战争的样式进行了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对机构、装备和教育训练等进行了改革。一位领导人说:“我们必须注意,不能仍以第四次中东战争那种水平进行下次战争。”
可以认为,在新的战争爆发的情况下,以军至少在初期将采取防御态势,但它大概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埃及战线和叙利亚战线的战略纵深上的差异,要求采取不同的战术。至少在南部战线,以色列关心的是如何以装甲部队和机动炮兵为主力,在机动情况下,建立周密设防的“杀戮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