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认识到消除怀疑的那种简单道理,即北朝鲜人拥有坦克,根本不需要其他力量积极参与。一直到
某种可以阻挡住坦克的东西引进朝鲜半岛之前,北朝鲜人是战无不胜的。
这场战争的根源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当时朝鲜被迫分裂为两个对抗性的敌对国家,这是
一种几乎没有一个朝鲜人向往的局面,但却被苏联和美国的战后地缘政治学的压力强加到了朝鲜人的头上
。1945年,俄国一如其数百年来所做的那样,试图将其部队占领的每一寸土地控制在自己手里。俄国人拒
绝接受代表统一朝鲜的全朝鲜政府,因为当时那样的政府可能会把苏联占领的北方并入进去,也许会在选
举中击败共产党的控制。俄国人在德国采取了同样的政策,这一政策致使那个国度分裂为两个对抗性的国
家。
美国人和俄国人的对抗并不完全针对俄国人拓疆掠土的欲望。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另一种愤
怒就一直在郁积。而当依附于苏联的北朝鲜人越过三八线,开始公开地侵略时,这种愤怒便燃起了火焰。
其基础是,人们后来认识到,就在俄国人跟德国人打得难解难分之时,日本事实上已被打败;如果美国认
识到这些明确的信号,就可以完全将苏联排除在太平洋战争之外。
北朝鲜是俄国人介入对日战争所赢得的战利品之一。另一个战利品是满洲。日本军队在那里向俄国人
投降时,交出了大量的作战装备。俄国人把那些装备送给了中国共产党人。由满洲提供的这些装备和牢靠
的军事基地确保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内战中所需要的力量。到1949年10月,中国共产党人已把中国国民
党人赶出了中国大陆,迫使他们逃到了离岸一百英里之遥的海岛台湾省。
在对日战争中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作为的俄国人,竟成了日本战败的主要受益者。美国在对日作战中提
供了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力、物力和智力,却失去了大部分胜利果实,并为共产主义的扩张开辟了道路。
美国最大的错误是,直到1945年7月的同盟国波茨坦会议上,仍坚持要俄国介入太平洋战争,尽管到
1944年秋季美国已经摧毁了日本的海军,并已赢得了战争。日本人将没有能力抵御对他们的本土岛屿实施
的窒息性封锁。由于日本人对原材料(但最重要的是食品)要依赖进口,封锁就有可能使他们屈服。但是美
国人担心,日本人不论其情况如何,将会反抗到底;此外,美国仍坚持一种要求无条件投降的立场。富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