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一心投入御辽事业,呼延赞便思索对付敌方的阵法,有机会就献给天子。他还自己设计兵器,先后打造出降魔杵、破阵刀和铁折上巾等特殊武器,破阵刀两面都开成利刃,皆重达十几斤。显然,这些兵器是为针对辽军铁甲骑兵而设计。日后,宋仁宗朝的一位武官杨偕也向朝廷献神楯劈阵刀,在对付西夏重装甲骑兵中发挥了作用,杨将官的劈阵刀便是效仿呼延赞之破阵刀。
自出任马步军都军头之后,又时隔三年,也就是淳化三年(992),呼延赞终于获得赴前线的机会。这一年,太宗天子降诏,调任他为保州(今河北保定)刺史,兼任冀州(今河北冀州市)副都部署。保州地处对辽边界,属于防御要地,刺史作为地方长官既要负责军务,也要管理民事,而冀州副都部署则是这一带数州防区的副总指挥官。
当此之时,辽军虽偶尔还会南下,但大都不过属于骚扰掠夺性活动,宋辽双方间激烈的大战已结束。本朝则实施了全面防御的战略,终止了大规模的出师行动,更不允许武将擅自出击。如此一来,呼延赞到任后的主要职责便是管理日常兵营事务,诸如点名考勤、发放粮饷以及案牍之类的事情,他对此显然并不热心也不擅长。故不久,他被改调到内地的辽州(今山西左权)任刺史,而这一新职属于纯粹管理地方民事的行政长官,真正是角色错位,恰如猛张飞绣花,如何能有好结果。因此,在辽州衙门任内,呼延赞又因不善治理民事,大概闹出些笑话,结果被奏报到朝堂。淳化五年,他被召回京师,结束了两年困惑的外任经历,重返昔日军头司都军头的闲散职位。随后,他获迁团练使的加官头衔,地位又有所提升。
到本朝第三代天子真宗皇帝登基后,呼延将军已近暮年,当年的小尉迟也早已熬成老尉迟,其雄心壮志即将消磨殆尽,那些专为对付辽军铁骑而打造的兵器长期搁置,几乎生锈,惯用的一副沉甸甸的铁鞭也难得派上用场。看起来,通往战马嘶鸣的疆场之路似乎要消失于视野之外。
但老将要完全熄灭内心深处的激情斗志,却不容易,每每酒后梦里,炽热的战斗场景总挥之不去。大概南宋辛弃疾的《破阵子》最能吻合其心头感受: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咸平二年(999)十二月间,辽军大举南犯,年轻的真宗皇帝不得不下决心率百官亲征。在天子亲征行动之前,呼延赞与另一位武将王潜被朝廷选中,出任扈从大军的先锋之职。深冬季节的寒风,止不住老将再度澎湃的热血,他兴奋地收拾起沉寂已久的自制装备,披挂上阵。然而,九五之尊的天子亲征,从来并非直抵前线战场,故真宗北上抵达大名(今河北大名)行宫后就驻跸下来,就此坐镇指挥。呼延赞遂由先锋官改任行营内外都巡检,也就是参与承担皇帝行宫内外的保卫任务,从而失去了最后一次参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