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了睡不着,就早点起来做事。
妈妈,你跟着我受苦了
说什么呢小姐,妈妈不苦。
两人搭手忙完,天也亮了。灶台是双灶口的,等包子蒸好,一旁煮的稀粥也好了。把蒸笼端了下来,陈妈妈就着火炒了一个青菜,乔氏从腌菜坛子里捡了点酱菜出来,然后便可以吃早饭了。
乔氏端着早饭出来,阮思义正站在正房门处往这边看,眼神刚好撞上出来的乔氏。乔氏脸红了,阮思义脸也疑是红了。
用罢早饭,两人便一起出摊去了。
把摊子摆好,两人坐下歇口气,阮思义手里突然被塞进一个微热的东西,低头一看,是一枚煮熟了的jī蛋。
呃,你昨晚儿累了,给你
老板来两个包子。
哎,来了。
看着手里的jī蛋,阮思义很想说一句,他并没有累着。
☆、第185章番外之阮思义vs乔氏
??次年,乔氏生了一个女儿。
????阮思义第一次当爹,激动得几日才平复下来,给孩子起名叫阮承希。
日子继续日复一日的过着,因为多了一个吃饭的嘴,生活更加窘迫起来。
阮思义穷则思变,到处找可以赚钱的活计。功夫不负有心人,找了一个抄书的活儿,酬劳虽不高,但好在是长期的。
等女儿二岁的时候,乔氏提议离开京城,回阮思义原籍陕南。
你既然决定想朝那个方向走,早晚都要回去的。
阮思义默然,之后便开始收拾卖了宅子,迁徙回老家去。
历时一个月,一家四口才到了陕南的蔚县。
其实阮家在蔚县这里已经没什么人了,阮思义长这么大从来没回来过。可就如同乔氏所说的那样,既然有那种想法,总是要回来的,晚回来不如早回来。
一切都需从头开始。
幸好京城那宅子卖了三百多两银子,一时倒也不怕手头没钱。
住的宅子是租的,乔氏和阮思义观察了许久才选择住在这里。这里靠近市集,又够僻静,gān什么都方便。
乔氏的包子摊重新开张,阮思义代写书信的摊子却是没有开,乔氏让他好好念书,争取明年能考上秀才。这一年的吃喝花用,卖宅子的钱可以用上许久。
是的,他们返回原籍也是为了如此。阮家的爵位被夺了,自是不在不能参加科举队列内。
阮思义一门心思扎进在学问里,乔氏出去摆摊,他便读书偶尔帮陈妈妈带带女儿。瞅着乔氏快收摊了,他便去接她。
次年,阮思义信心满满进了考场,却没有考中。
结果下来后,阮思义颓废得厉害。
十八岁之前,他是先生口里的好苗子,诗词歌赋制式文章样样不差,之后灰心丧气丢下学问许多年,如今却似乎捡不起来了。
他不愿再考,准备继续摆摊养家糊口,乔氏却骂他说,难不成你十几年梦想终于有一日可以摆在你面前,你却认怂了吗?
是啊,那是很久很久以前,他心底最渴望得到的,这种渴望从他开始拿笔就有了,却苦于身份所限,只能压于心底。
是啊,他怎么能认怂呢?
他能抛下/体面、颜面,抛下二十多年来的尊荣,成为一个落魄的代写书信的书生。他所有的自尊心气骨气都丢了,现在他又有何输不起的呢?
不过是重头再来罢了!之前的几年早已将以前的那个风流蕴藉的阮四爷碾轧尽碎,他能把自己一点点再拼凑起来,如今又何惧从头再来!
一年、两年,第三年阮思义终于考上了秀才。
次年参加乡试,落第。
此时的阮思义已经完全可以平静的面对失败了,他的心xing已被世俗磨砺得极好。他找了家私塾,一边当夫子给人授业,闲暇之余帮乔氏照应包子摊。
这三年里,乔氏再度有孕,生下一子,取名阮致远。
三年的积累,阮思义再度下场,此次一举得了乡试的解元。
整个陕南都震动,阮思义却是带着妻小悄悄回了京城。
辗转七年,再度回到熟悉而又陌生的京城。
阮思义在曾经居住的贫民区买了一处房屋,虽不是当年卖掉的那一座,却是离那里极近。许多街坊都不认识这户才搬来的人家,只有老街坊们还记得当年那个当街摆摊的书生,还有那个书生身旁坐着的包子老板娘。
没人知道,今时今日当年那个书生已经不是那个书生了,而是在此次秋闱中轰动整个陕南的解元阮思义。
陕南离京城太远,解元在这个掉个招牌下来都能砸几个小官的京城,也太过渺小。
京城开始热闹起来,越来越多的举人同聚京师,准备在次年chūn闱一朝登入天子门生之列。
与此同时,阮思义却是又跑去当街摆摊了。乔氏的包子摊没有再开,她要带两个孩子,实在没有空闲。
景泰十四年chūn二月,chūn闱照期开试。
阮思义初九那日进了考院,十七傍晚才出院。乔氏早就雇了马车在考院门口等着,阮思义上了马车就一头扎过去晕了,乔氏心疼的直抹眼泪。
阮思义睡了三天三夜才醒,连续九日的高密度的应试把他的体力与jīng力都耗尽,之后便是等待放榜日了。
二月下旬放榜日来临,阮思义中贡士第十二名。
三月十五殿试,崇政殿内,大熙皇帝陛下景帝坐于正中殿座上,下处是密密麻麻的贡士们。